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热爱祖国的感情贯穿全文,这是本文的只要写作特色。由于列强瓜分了波兰,使肖邦“不得不”满怀悲愤之情忍痛离开祖国。师友送别时无论咏唱《即使你远在他乡》,无论叮嘱“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也无论赠送泥土这一“特殊礼物”,都是以爱国为核心的。肖邦身处异国他乡日夜思念祖国,忘我进行音乐创作,即使弥留之际也请求死后把他的心脏带回去,要长眠祖国地下——这是多么炽热执着的爱国之情啊!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广泛而深入的对话过程。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疑问和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尝试解决问题,在上下文意的疏通中抓住课文的空白点,展开联想和想象,以创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重点段,第二自然段的阅读是对学生情感体验、文本感悟诸多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的问题一次集中性的对话,所以我在学生理清了本段的基本脉络后重点放在阅读、体验、对话这样的三步骤训练上。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欣赏古诗《示儿》。

2、导出课题。

二、探究课文,读思悟情

1、感悟课文第二段(课文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轻读课文,思考在肖邦离开之时,究竟发生了怎样感人的一幕?

(2)、你觉得哪些情景最令你感动呢?指名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3)、读中悟情。

2、体悟课文第三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发生了什么事令肖邦悲愤欲绝呢?

(2)、交流。追问:什么是悲愤欲绝呢?你从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指名感悟。

(3)、欣赏《革命练习曲》。

(4、)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汇报。追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指名回答。

3、感悟课文第四段。(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第四段。思考:在肖邦躺在病床上,他说了什么?

(2)、交流汇报。

(3)、出示句子:“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的说:‘我死后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