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案例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教学片段

教师呈现问题情境:

母亲节到了,商店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老师想买一束50元左右的花,请你设计一种方案。

在这之后,教师立即让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按自己的喜好组成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有的是一个优秀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却没有围绕主题;有的对问题还不清楚,无从做起……)

然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的发言被代表取代了。

[反思]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独立方案,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人云亦云,没有围绕主题,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这样的合作只能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承担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应该由学生独立解决、哪些问题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做到了然于胸。要注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自在小组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三是形成合作机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个合作小组都要有一名“领头羊”负责组内活动的组织与协调,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保证组内成员有平等的参与机会。

三、探究:该出手时才出手

[案例3]教学片段: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二册《三角形的外角和》

引入新课后,第一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画出两个三角形;第二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两个角,拼放在另一个角的外角上,正好重合;第三步,学生用剪刀剪下三角形的三个外角,拼放在一起,三个外角组成一个周角。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