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潜能 发挥主体地位

xxd

《21世纪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转变思想,把新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还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感受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都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不是硬性地灌输给学生一些知识,而是让他们通过在实践活动中感悟,即先做后学。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之初,我让学生周末陪家长到商场买东西,然后将付款单带到课堂上交流,让学生说说付款单中的意思,从而使学生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比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可先让学生到操场上拣7个小石子,然后在画有一个圆圈的桌上反复投掷并记录每次投掷后圈内、外的石子数,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感知识更新的组成;在教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时可组织一次缝纽扣等比赛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比和比例”的教学中,可让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水杉树高。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而是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当今,我们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主动些,能自主学习,自愿学习。自愿则来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数学学习中只有让学生都“活”起来、“动”起来,才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参与的空间。教师应当积极的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思考的教学氛围。通过活动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可能性》这方面的知识时,我让甲、乙两名同学通过投两次硬币来决定胜负:规定如果两次都出现同一个面,则判断甲获胜,反之就判乙获。让学生通过多次实验来判断这个游戏规则对甲乙两人是否公平,并运用概率的有关知识验证自己的判断。就这样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思考问题、动手操作,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贴近生活实际,创设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变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例如,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循环小数”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一星期七天的循环、一年四季的循环、一年十二个月的循环、日出日落的循环等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再迁移到数学中的一些特殊的数字,如:0·666…  1·3181818…  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总结,从而很自然的认识了数学中的循环现象,进而认识循环小数。再比如: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比多少”的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做媒体进行教学:教室里的男生和女生比,二年级各班人数之间的比较,老师和学生比,生物园里小鸟和小鸡比,小花园里月季花和玫瑰花比……教师贴近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这些自己非常熟悉的事物中,形成“比多少”的概念,自觉感知“比多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目的。

三、加强有效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进一步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开发,仅仅是师生互动是不够的,同伴间的交往也应得到有效的开发。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或在协同活动中所获得的高于个体水平的能力,是老师不能全面给予的,特别是应用题、简便运算等等。常常是可以“一题多解”的,如果开展交流形式的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方法,还可以培养求异思维,突破常规,多中选优。

再有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比较重要的问题或是难度较高的问题,运算总是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的余地。比如,归纳、小结知识之间的异同点,揭示知识之间的本质规律等。用小组先随意直接表明观点,陈述理由,可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激发了思维的火花。如果我们在课堂中给每一个学生尽量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或动手机会,那么我们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是给了他们更多的发现科学的时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小组交流可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学中充满活力和创造。                     

四.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很少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了为成绩而学习的功利思想,还严重阻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实践机会少,发现问题的几率就少,创新就更难实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不但要学数学,还要能用数学,在用科学中发现科学。如:我班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后,对计算乒乓球等球类物体的体积发生了兴趣,我并没有直接告诉解决方法,而是把它作为一道实践操作题,让学生回家通过实践操作,自我解决。结果,第二天,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解决方法。有的设计了一个与乒乓球同样大小的橡皮泥乒乓球,然后把它捏成长方体,测量计算出乒乓球的体积;有的把乒乓球放在装了半杯水的长方体杯里,测量出水的升降变化算出了乒乓球的体积;有的把乒乓球戳了一个小孔,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在长方体水杯里算出了乒乓球的体积。更可喜的是他们并没有停留在现有的发现上,而是在想:球也是一个规则物体,它的体积有没有一个特定的计算公式?可见,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留意身边的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应当立足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观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及合作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想学到学会,从运用到发展,不断走向"质"的飞跃。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