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新而不忘文体

新课标强调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鼓励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但这必须以尊重文本为前提。一切偏离文本甚至随意误解曲解文本的推断、观点均不属创新范畴。为了所谓的创新而漠视文本存在的做法。我们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创新是鱼是鸟,文本是海是天,离了海的鱼出了天的鸟是没有生命力的。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是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提出质疑、学生在和文本及作者对话的基础上,确定学习重点的基础上,以探究和实践为核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个知识点进行主动和深入的学习而形成的。这样的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潜能,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热闹而不乏实效

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闷,师生缺乏互动学生没有活动 ,一直是被人们攻击唾弃的。因而,新课改过程中,一些教师可能特别注重营造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认为课堂越是热闹就越能体现新课标理念,课堂上笑声不断掌声连绵热闹非凡,其实,热闹、繁华的背后很可能浮华空洞、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活动为教学板块,将活动的理念贯穿到语文学习中,而不是刻意地组织几次“活动”。只有多样性、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活动才能帮助学生高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养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活动方式是多元的、因文而异的。以下做法可以尝试:1、辩论。学《鸿门宴》一课分析项羽这一人物时,可以让学生分成两方进行辩论: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君人之度”?学生各抒己见,据理以辩,这既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挖掘了学生的思辨潜能,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看事看人的能力,又加深了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2、体验。上沈从文《边城》(节选)一课时,对于翠翠“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这一放肆的想法所表现的天真、依恋外公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曾经有过的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赌气经历细加回忆体验,真切地感受那份至美至纯的亲情,那份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放肆与赌气。这种体验,这种真实并非教师的精彩分析,精美词语所能替代。3、延伸探究。这是一种结合文本,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展开联想联系实际的活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在充分阅读文本,了解写作背景,师生共同合作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对于“套中人”的性格把握,夸张、讽刺手法的理解,难度不算太大。仅此而己明显不够。可设计一活动,让学生思考、畅言: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套子”?生活中的“套子”是否都是不可取的?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讨论探究,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基本达成共识:生活中的“套子”无处不在,有些“套子”对我们有约束、促进作用,是有益的和必要的。这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客观辩证看待现实生活的能力。4、复述。不能把它当作是一种老套套,孰不知旧瓶亦可装新酒,充满活力与激情。有效的活动才是有益的。变换人称、角度复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活动。学习鲁迅《祝福》一文时,让学生用第一人称从祥林嫂的角度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感知课文。这一活动环节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自然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其效果与教师单纯的讲析概括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