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理解诗句,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古诗中重点词及诗句的含义。

3.想象诗中描绘的图景。背诵并默写古诗。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古诗中重点词及诗句的含义。

2.想象诗中描绘的图景。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

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2.板书课文题目,交代任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文题目)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初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重点指导。

潋滟(liàn yàn) 空蒙(kōng méng) 淡妆浓抹(dàn zhuāng nóng mǒ) 相宜(xiāng yí)

3.学生再读古诗,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4.同桌互读古诗,并且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会情境

1.朗读交流。

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教师引导节奏、停顿。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体会诗意。

(1)小组讨论,汇报。

(2)集体理解。

(3)教师引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不管浓妆还是淡描都是合适的。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比喻句,诗人用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出美的风姿。这句诗就是赞美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4)再读诗句,体会诗意。

(5)你能将西湖在雨中的美丽神韵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声音、画面反复朗读体验。

教师注意引导: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

(6)学生自由背诵。

四、拓展练习

1.补充苏轼的另一首描写西湖的诗,加深体会。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读一读,议一议。

(2)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背下来。

2.你对西湖还有哪些了解?

(1)西湖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曲苑风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2)出示这几个画面。你能像诗人一样写一首诗,赞美一下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吗?

(3)小组合作,把自己创作的诗配上优美的画面。

(4)小组展示,全班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