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XX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小朋友。平时,他参与各项活动都非常积极。上课的时候,总能主动的举手发言,表现出了对学习活动很高的积极性。不过,他对于美术活动却怎么也提不起兴趣。往往在活动开头的导入环节中,他的表现很好,对于老师的提问能积极的回应,也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但是,到了实践操作的时候,他却总要撅起小嘴。今天上午又是一节美术活动课,小朋友要做的是给水果盆和里面的水果涂上相应的颜色。只见烨烨在自己的座位坐下后,从桌上的篮子里挑选出自己需要的颜色,握在左手中,右手拿支笔开始在纸上涂画起来。涂画了几笔,就停下来,东张张,西望望,又开始在篮子里挑选蜡笔,手中的笔越来越多,还因此与其他同桌的小朋友发生了争执。经过老师的劝解后,他很不情愿地又开始在纸上画起来。他的动作很慢,画了一些很短的线条,颜色也很浅,没画两笔就换种颜色,并没有根据老师的要求来进行操作。三分钟后,他开始和别的小朋友聊起天来,并且在别人的纸上没有规律的涂画。老师一走到他身边,他便低下头,把手缩回来,在自己的纸上涂起来……一直到别的小朋友都完成的时候,他的画纸上依旧只有几根很短的线条而已。几乎每一次的情况都如出一辙。不管是在撕贴还是涂色的实践操作中,他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都不是很长,对于撕贴和涂色的技巧也都得不要领。

分析

美术是视觉艺术

通过美术活动能有效地训练儿童的视知觉和手眼协调能力。小班的幼儿才刚刚进入幼儿园,还不习惯于有组织的活动,对绘画是怎样一回事也并不清楚。有些孩子对于美术,对于笔和纸还感到相当的陌生。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可以产生一些自己的审美观念,但还不能把握美术技巧。刚刚满3岁的他们,虽然心里对于美有憧憬,但手指等细小关节还不是发育的很好,导致了心理和生理活动不能达到一致。由于这样的原因,可能致使他们产生了挫败感和消极的情绪,那么,对于活动本身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了兴趣。绘画或者说涂鸦,应该是幼儿抒发情感的媒介,但是当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们似乎还没有找到适当的途径来缓解不适的情绪,无法再把绘画作为一种乐趣。另外,美术活动作为学习活动之一,不可避免地对幼儿产生一种束缚。在受到约束的情况下,不仅使他们无法大胆地表现,也可能使他们感到厌烦。

对策

1、游戏为载体,美术活动游戏化

幼儿期也就是游戏期,而游戏也是学习的途径之一。陈鹤琴曾经说:“幼儿总是喜欢游戏的,而且他游戏的时候会忘记他自己,用全副的精神去做他的游戏,名义上是游戏,但所学的却是很好的东西。”小班的幼儿年龄还很小,生硬的“美术学习”可能根本不适合他们。只有为他们创设一种游戏的情景,让他们自己自由的去玩,去体验和体会,才能保持住他们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对于美术这样活动产生积极的态度。平时,我们还可以把美术活动和区角活动进行整合。在区角中,投放丰富的美术材料,这不仅促进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往往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他们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机能,发展细小关节,提高美术技艺。

2、家园共育,把家长资源利用于美术教育

在幼儿园,留给小朋友进行美术活动的时间是很有限的。特别是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动作比较慢,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相对的比较短。这时候,家庭教育就会凸显出它的优势性来。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更加清楚宝宝们的脾气、性格,学习时间也会比较灵活机动。在幼儿园,老师对幼儿的握笔姿势,作画技巧等作出指导。回到家后,父母配合老师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这样进行美术学习不仅更加有针对性,也使得技能掌握的更牢固。在美术活动中,当幼儿的经验获得的越丰富,那么,他们的兴趣、技巧水平,也就更加容易被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