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4月,迎来了两个特别的节日:4月2日的“国际儿童图书日”和4月23日的“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俗称为“世界读书日”)。前者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67年设立,旨在唤起儿童对阅读的热爱并引起人们对儿童图书的关注。后者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设立,旨在促进阅读、出版和版权保护,同时也鼓励大家尤其是青少年去发现读书的乐趣。

这两个节日都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对青少年、儿童的阅读关怀上,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庆祝活动:英国人从3月份就开始过节,爱尔兰、西班牙、韩国、日本等国都有正式的庆祝活动,日本人干脆把4月23日“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写到了法令中。而在国内,却极少有日历会去标注这样两个节日,即使是文化人也不一定会去关注。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一本名为《阅读改变人生》的书悄然问世。书中30余位中国文化名人同心共做一件事:为孩子们做读书的礼赞。令《阅读改变人生》的倡导者意想不到的是,时隔两年,这本书的书名,成了读书的经典格言,成了人们劝读的“真经”。在互联网上,到处是《阅读改变人生》的帖子,人们把它制作成下载版、朗诵版、节选版、格言版,有的网站用了“有孩子的一定要下载”的标题。用google搜索书名和作者,有5000多个网页,如果仅以“阅读改变人生”搜索,竟然显示有160多万个网页。

两年之中,就在网上,“阅读改变人生”这个意味悠长的人生警言,悄悄地在蔓延。该书主编巴丹写的前言,为众多网友所喜爱:“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让人生在有限的长度内,宽广辽远,波澜壮阔,奔腾汹涌,浩荡激越;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阅读让人生永不听任命运的摆布,把握自己,执著地走向梦想的极地。不论出身高贵与卑贱,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坐标和轨迹,奏响人生的乐章。”而今年,以“阅读改变人生”衍生出来的读书活动、征文活动也在升温。

谈到读书,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在学校上课。其实,课外阅读与学校上学是两个相互交叉、相互提升的范畴,前者重在“教育”,使人具有生存技能层面的能力,而后者重在“文化”,使人能够不断积累自我发展的“文化资本”;前者是在人生的某些时期,而后者应是终生不辍;前者是以规定动作为主,后者以是自由选择为主;前者旨在育才,后者旨在养德;前者重在“有用”,后者意在“有境”。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动辄以数万元的“择校费”获得上一个好学校的机会,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却不关心孩子们是否学会了通过阅读来涵养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这使“读书”有了某些悲剧的意味。

推敲中国的传统读书文化,不难发现,人们重前者轻后者,造成了人才学养、素养、修养的失衡――《阅读改变人生》所说的阅读文化,即指后者。正如巴丹在书中所说:“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

当我们的孩子在4月23日这天,暂时放下沉重的书包,合上繁多的课本和练习册,很自然地打开电脑或电视时,除了动漫、娱乐明星、体育明星、“超女”、“超男”之外,还有好书可读,可以享受阅读的快乐,让他们想到原来还有如此美好的节日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