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黛安·福茜在非洲原始森林中从事近二十年大猩猩的研究工作,和近百只大猩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本文作者生动地再现了她和大猩猩之间一个个动人的交往场景,让我们看到她和大猩猩之间由陌生、防备到融洽共处的和谐画面,感受到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

本文的高潮部分是作者和大猩猩皮纳茨的握手,“我”和大猩猩握手前后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我”对大猩猩的喜爱之情,更让我们强烈地感到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的热爱。读过文章,我们会感动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和大猩猩从陌生、防备到融洽相处的过程,感受作者和大猩猩之间深厚的情感。

3.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真正融入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从“我”和大猩猩交流时的动作描写中,体会“我”对大猩猩的喜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l通过对描写作者和大猩猩进行交流的句段的理解,体会“我”对大猩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体会科学家的敬业精神。

课前准备:图片等。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教师导入:你们见过大猩猩吗?说一说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二)全班进行交流之后,出示大猩猩的图片及相关介绍,对大猩猩做系统的了解。揭示大猩猩由于它粗鲁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看起来十分吓人。

教师板书:大猩猩。出示图片及介绍

(二)教师板书“我”字,并向学生介绍:“我”指本文的作者黛安·褔茜。她从小就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医生职业,在非洲原始森林中从事了近二十年大猩猩的研究工作,和近百只大猩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三)补充课题,质疑:这位科学家是怎样和大猩猩握手的?走进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用几句简短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出示自读提示

(二)反馈交流中注意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言简意赅。

三、自主读文,感悟“我”与大猩猩的和谐。

(一)出示中心话题:“‘我’和大猩猩是如何交流的。”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在反复品读中想象描绘的情景,并在书上标注出自己的收获或感受。出示阅读提示

(二)反馈交流。

1.默读、批注后,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体会。

2.集体交流。

预设一:对我和大猩猩的交流过程进行以下预设:

“我” 为了吸引大猩猩的兴趣和关注,模仿大猩猩的语言、动作和进食的声音——这时很陌生;“我”独自坐在山林中学大猩猩的各种动作,看出“我”对从事工作的热爱;当“我”发出各种声音时,它们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我”——这时已经熟悉;“我”发出“咂咂”声观察大猩猩的反应,它们闻声赶来——已经信任“我”; “我”终于和大猩猩握了手——“我们”之间已能融洽共处。

预设二:对学生感想和体会进行以下预设:

感受作者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热爱;感受作者对大猩猩的喜爱;感受到作者与大猩猩之间真挚的情感;体会到只要人类付出真情,就会赢得动物的信任。出示文章主旨

(三)学生浏览课文第5-13自然段,即“我和大猩猩握手”的经过。抓住“我”和大猩猩握手前后的动作描写,通过想象当时的情景,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人与动物相处的和谐。出示讨论的话题

六、课外延伸,深化主题。

(一)借助课文插图介绍:黛安·福茜最后为了拯救大猩猩而惨遭偷猎者杀害。

(二)播放一组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精美图片。出示图片

(三)看到图片中人与动物的融洽相处,让人感动。课下请你也向小伙伴们介绍你与动物交流的快乐体验。出示要求

从学生感兴趣的大猩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入手,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自然地引出对课文题目的质疑,更让学生产生读文的强烈愿望。

文章语言浅显流畅,放手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做好准备。

以话题引领全文,挖掘文章主旨。

在学生自主读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集体交流能够使学生在情感与语言对话的过程中分享阅读体会,丰富对语言的理解。

在动作描写中想象画面,揣摩人物心理,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作者命运的介绍更让人产生强烈的保护自然、憎恨破坏环境者的情感。

图片的展示深化了本课主旨。课下的交流让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与学生生活结合在一起。学生的介绍有了听众,使语文活动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