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术课教学存在这样两种倾向:一是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一言堂,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二是过分强调多媒体课件教学,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由教师来“放映”,变成了电影课、电视课,其实这两种倾向的实质都是没有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动性、独立性与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更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学习能力的养成与发展。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当防止这一现象的产生。

在现今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不断优化美术教学过程。为了更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笔者认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学生在美术课上课之前作好预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本课学习内容的要求和学习的重难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美术预习的重要性

一提起预习,想必大家并不觉得奇怪,在语文、数学课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一说起美术课预习,几乎每个人都会发问:美术课无非就是画一张画吗?有什么好预习的?有预习的必要吗?(这是对美术及美术课没有充分的认识而导致的结果。这不是本文的论述题目,这里就不对美术及美术课作讲解。希望每位教师应该对美术及美术课有一定的认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美术课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应该要预习,更应该鼓励学生去预习。

教育家历来强调课前的预习,这是增强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会学习的重要环节。 坚持预习,不仅为听新课做好了思想、知识上的准备,而且获得了上新课的主动权。坚持预习,不仅会使学习轻松起来,而且会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动手的好习惯,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美术课的预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预习,有其特殊性。这是由美术学科的性质决定的。美术课的预习,不是简单的去看一下课文(说实在,美术课本中的内容极少,而学生只需浏览一下即可),而是依据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围绕某一方面去学习、去搜集、去探索与之有关的各个方面的资料,如图片、学生范例、文字信息等等。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