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桥流水人家》,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说教材及学情

《小桥流水人家》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个“爱”字贯穿全文。课文开篇如诗的几句话勾勒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 ──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疲劳之劳形,犹如世外桃源。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上已有一定的经验,思维方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仍以感性认识为主,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仍然存在,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习惯是影响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形成,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事要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我确定的基础知识目标为: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边读边想象、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能力训练目标为: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我确定的情感目标为: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为力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重点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难点为:领悟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现方式。

三、教学方法

1、教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选择恰当有效的小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小组探究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沟通课堂内外,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透过练笔尝试,加深对直接表达和间接抒情等手法的运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学法: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自主探究理论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由此可见,学习的基础是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为此我设计了自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在课堂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激发其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关键。所以我将出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先让学生明白课文题目的出处,然后出示江南美景图片,让学生对作者的故乡有一个感性、直观的认识,激发其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2、自主读悟,整体感知

好文章要“三读”,即“初读读通、细读读懂、品读读美”,但是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应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书,在“放” 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阅读的神奇瑰丽,得到美的感受、情的熏陶,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因此,这个环节围绕多种多样的读展开,结合情景创设,以学定教,以读为本,指导学生读后悟情。

3、小组合作,加深理解

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有机会相互帮助,有利于获得同伴的创新信息,学习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完成以下要求:

(1)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乡感情?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体会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文章的袖珍版,是文章为精华内容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这个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的知识。

六、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1、读写自己喜欢的句段,积累优美词句。

2、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表达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做到学以致用。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多重教学方法相结合,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在开放、平等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展开学习,并且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沟通课堂内外,多渠道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