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简介:

绦虫病是猪肉绦虫或牛肉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疾病。绦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猪肉绦虫散发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地方性流行区仅见于云南;牛肉绦虫于西南各省及西藏、内蒙、新疆等自治区均有地方性流行,本病的流行和饮食习惯及猪、牛饲养方法不当有密切关系。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成虫在人肠内寿命由数年至20年。

绦虫病病因:

本病的流行主要与猪的饲养方式和居民的生活习惯有关。由于居民随地大便、厕所简陋或猪圈与人厕连在一起,使猪能吃到患者粪便而使猪感染;猪的散养增加了猪的感染机会。人的感染则与居民饮食习惯直接相关。云、贵等地居民有吃生猪肉的习惯,如用火将猪毛烧掉后,将肉切成片蘸调料吃,因而感染率较高。我国多数地区居民多因食用未充分煮熟的大块肉或带肉馅食品蒸煮时间不足或炒肉片时加温不匀,致使肉内的囊尾蚴未全部杀死而感染。故掌握烹调的温度和时间对预防感染很重要。用切过生肉的刀或菜板再切熟食,因囊尾蚴污染熟食也可导致感染。

绦虫病症状:

绦虫病初期,成虫居于肠中,影响肠道气机,引起腹部或上腹部隐隐作痛,腹胀不适,甚或恶心、呕吐。常在内裤、被褥或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或伴肛门瘙痒。病久则脾胃功能受损,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加之绦虫吸食营养物质,以致人体化源不足,气血不充,故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常伴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脉细等气血亏虚的症状。

绦虫病检查:

肛门拭子检查牛肉绦虫卵的阳性率较高。

血常规示部分病例血中嗜酸粒细胞轻度增高。

绦虫病鉴别:

常需要与纽带绦虫作鉴别,二者的节片在显微镜小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组织结构加以鉴别。将检获的头节或孕节夹在两载玻片之间轻压后,观察头节上的吸盘和顶突小钩或孕节的子宫分支情况及数目即可确诊,并与牛带绦虫相鉴别。

绦虫病并发症:

有时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等。囊尾蚴死亡时,可造成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并发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终致眼球萎缩而失明。常见并发症囊尾蚴病。人若食入猪带绦虫卵后,也可在人体内发育成囊尾蚴,而致囊尾蚴病。

绦虫病预防:

1. 治疗病人

人是惟一传染源,及早驱虫不仅可减少传染源,而且可预防自身感染囊尾蚴病。孕妇或晕车船者常会因呕吐造成自身感染,更应及早驱虫;

2. 加强粪便管理

修建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不随地大便。粪便用作肥料前必须经无害化处理;

3. 改进养猪方法

提倡圈养,猪圈与厕所分开;

4. 严格肉类检查

严禁销售含囊尾蚴的猪肉;

5. 加强卫生宣传

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肉,切生食和熟食的刀、菜板应分开。

绦虫病治疗:

1、槟榔、南瓜子合用

槟椰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麻痹作用,能使全虫麻痹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使头节和未成熟节片麻痹,故疗效欠佳。南瓜子能麻痹牛肉绦虫的孕卵节片,单独应用疗效亦不佳,与槟榔合用治疗牛肉绦虫治愈率较高,治疗绦虫病时都采用两药合用。早晨空腹南瓜子仁粉60~120克,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槟榔60-90克,水煎1小时)再过半小时服泻药。一般在3小时内即有完整活动的虫体排出,少数患者可能于下午或次日排出虫体。

2、灭绦灵(氯硝柳胺)

氯硝柳胺原为杀灭钉螺的药物,但对猪肉及牛肉绦虫均有良好疗效。临床上也用以治疗绦虫病,抗虫效果较槟榔南瓜子为优。本药可抑制绦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反应而杀死其头节和颈节,死亡的虫体随粪便排出。剂量为空腹先服1克,隔1小时再服1克,服药时将药片充分嚼碎吞下,而饮水量应少,使药物在十二指肠上部即达较高浓度。二小时后服泻药。小儿剂量减半。本品副作用少,但因对虫卵无作用,当虫体在肠内被消化而释出虫卵时,虫卵可逆流入胃及十二指肠,猪肉绦虫则可因此引起囊虫病,故主张治疗猪肉绦虫病时,应先服止吐药以防呕吐,并服泻药使死亡节片在未被消化前即迅速排出,此药应连服2 天。

3、吡喹酮

为新型广谱抗蠕虫药,除有抗血吸虫作用,也是一个高效抗绦虫药,吡喹酮杀绦虫的原理尚未阐明,可能有促进Ca2+进入虫体,从而引起虫体肌挛缩,产生痉挛性麻痹,成人剂量0.5克,儿童0.2-0.3g顿服,1小时后服泻药,效果良好。

4、仙鹤草

用根芽全粉30-50克,服后不需给泻剂。亦可用草芽浸膏,鹤草酚单体或鹤草酚粗晶片,但应服硫酸镁导泻。

5、甲苯咪唑

成人200mg一天二次,连服三天,驱绦虫率约为80%。

6、丙硫咪唑

对绦虫也有较好疗效,剂量是每天400mg,连服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