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的顺序到阅读的结果,着力关注的是文本的局部细节,忽视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犹如“尸体解剖”,人为地将一篇完整的课文肢解成字、词、句、段。学生学完一篇课文,除了掌握若干字、词、句、段的意思以应付考试外,对课文中蕴含着的深刻的思想和生动的形象缺乏整体的感悟。这样的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就阅读教学而言,需要我们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的方式观,即变“肢解分析”为“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是针对传统的阅读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传统的阅读教学通常采用“解题→识字、解词、析句→分段归纳段意→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总结写作方法”的僵化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造成学生一课书教完,所得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缺乏整体观,学生对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一知半解。而且,经常采用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将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以致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是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认识过程。学生的认识一般都是先从具体的、感性的语言文字抽象为理性的中心思想,再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品赏具体的语言文字和谋篇布局的方法。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呈螺旋状向上发展的过程。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过程来看,这是一个“直观→表象→抽象→具体”的过程。应该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认知过程和心理过程是融为一体的,两者建构了学习语文的合理的认知结构。这为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具有一般意义的整体阅读教学模式提供了认识论依据和心理学依据。

有人担心抓整体性教学可能会导致阅读教学上的千篇一律。其实,“整体把握”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的策略,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事实上,面对教材所含的丰富多彩的体裁、五彩缤纷的内容以及古今中外众多作者各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如果用清一色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显然是行不通的。就教学方法而言, “整体把握”的方法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例如,有的课文可以采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整体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品味美妙的语言文字。有的课文可以采用思路教学的方法。所谓思路,正如 张志公 先生所说:“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样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

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文章的线索是作者思路的外在表现。因为学生所阅读的文章的思路各不相同,因此,按文章的思路组织教学,不仅可以打破千篇一律的僵化模式,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因为理清文章思路的过程,本身就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又因为文章的思路不是架空的,它是由字、词、句、段按一定的逻辑法则组合起来的有机体,并以篇章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字、词、句、段是“目”,篇章是“纲”,所以,抓思路教学就能纲举目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