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及现状

长期以来,好心的老师们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常常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原本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应该完成的,由于课堂教学中不厌其烦的问,收效甚微的讲,占去了学生自读自练的时间,却不得不把“提高质量”寄托在课后。家庭作业如海如山,反反复复、枯燥无味,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产生惧学与厌学心理。有的孩子无可奈何地对爸爸妈妈说:“爷爷退休了,我什么时候才能退休呀!”这样的畸形教育实在是不能继续下去了。面对新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创新意识已迫在眉睫。

二、问题形成的原因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巩固和消化当天所学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的依据。作业效果的好坏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在作业的形式、作业的层次、完成作业的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形式单一、层次单调、方式呆板的问题,从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探讨中,我校确立了“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于98年明确提出“以学论教”的观点。“以学论教”指的是以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师的教,以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和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在“以学论教”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出了课堂教学“三段式”,即: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指的是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以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

“课后延伸”这是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实践活动。语文课的“课后延伸”应改变过去老师的统一硬性规定,改变过去的一个本子、一支笔的单调的被动式作业习惯,变成主要围绕所学内容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做到“得利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爱好,丰富和扩展语文知识和文化领域,培养学生善写、善读、善观、善说、善听的语言能力及习惯,从而陶冶美感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四、实施过程

在语文学习时,“课内教学”与“课外作业”就像两条腿,只有“两条腿走路”,才可能走得稳,走得快。因此,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突破口就在于此。经过思考与尝试,我设计了几种学生感兴趣的、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新颖的作业。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