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选择》这一课是在学生寻找身边的动植物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小动物仔细观察,通过感观和借助工具观察蚯蚓,使学生体验到使用工具比单纯使用感观更有效。从观察蚯蚓的外部特征和运动方式到观察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通过提问、猜想、观察、整理观察到的信息、根据实验结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我把本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及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观察、探究,在材料的准备上我采取了“自助餐”的方式,除了玻璃、木板、线、尺、天平、放大镜等材料以外还提供了手电筒、醋、米饭、白菜、黄瓜、萝卜和湿度不同的土壤等材料供学生自由选择。

一上课我并没有先急于让学生去观察蚯蚓,而是先搜集学生了解蚯蚓的情况:“你对蚯蚓了解多少?”学生积极汇报通过询问家长、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等方法了解到的关于蚯蚓的知识:

熊欣宜:我知道蚯蚓没有眼睛,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小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发现蚯蚓没有眼睛,我也做了这个实验,蚯蚓果然没有眼睛。

阳钰媛:我知道蚯蚓是软体动物。

师:你怎么知道的?

阳钰媛:上网查到的。

师:看来浏览网站能让我们了解很多知识,其他同学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王毅祥:我听妈妈说蚯蚓是爬行动物。

她的回答立刻引起了很多学生的不同意见,我没有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建议学生课后和妈妈共同查阅书籍,有了结果后告诉老师和同学,如果遇到困难可找老师和同学帮忙。

我又接着提问:“关于蚯蚓你想知道什么?”。

“蚯蚓有耳朵吗?”、“蚯蚓怎么爬?”“蚯蚓吃什么长大的?”“蚯蚓身体里有骨头吗?……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个个眼睛那么明亮,闪动着渴望探究的神采,对于那些爱提问题的学生杨老师给予了鼓励性的评价,然后和学生共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整合:哪些问题我们可以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在课堂上进行研究?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出本小组喜欢的问题来研究,成立了“蚯蚓运动组”、“蚯蚓用餐组”、“蚯蚓外形组”、“蚯蚓喜欢的家”、“蚯蚓成长组”、“蚯蚓反应组”等小组,并且各小组设计一个如何研究的方案。在学生动手之前,我又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的训练,让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然后又鼓励各小组在全班交流方案,其他小组对方案进行补充评价,使方案进一步完善。

我问几个小组如何知道蚯蚓喜欢你们为它安排的家,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

姚志强:我们在土壤中发现了蚯蚓的“孩子”,如果它们能长大,就说明它们喜欢这个地方。

孔祥潼;我们在给蚯蚓安家以前想先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我们想用非常湿的、湿的、一般湿的和干燥的土壤做实验。

我追问了一句:“具体怎么做?”同组的同学补充到:“一条蚯蚓放在装有非常湿的土壤的盒子里,一条放在装有湿土的盒子里,第三条放在一般湿的土壤的盒子里,第四条放在干燥的土壤里,前两盒放在阳光下,后两盒放在阴凉处。”我笑着询问其他组:“这样做是否公正?”“不公正”一个学生嚷了起来,“放在阳光下的盒子会晒热的,蚯蚓怕热就会钻到土壤里,你这样做不能够说明它们是不喜欢热呢?还是不喜欢湿土?”我又请各组讨论怎样做更公正,学生很快投入到讨论中去。我也很快和学生融入到一起,倾听学生的发言并给予适当指导。在交流的过程中杨老师提醒学生尊重别人,学会倾听,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当别人发言时,我们要做到仔细聆听,能接受吗?”其实这是在向学生“变相”提出要求,而这种商量的口吻比“讨论、交流时要求大家认真听”要亲切得多。

因为有了“哪里发现有蚯蚓,哪里没有发现”的知识准备,最后学生们确定:让四条蚯蚓象运动员比赛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在它们的面前准备四种不同环境的土壤实验几次,观察蚯蚓往哪里爬。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以后,再更换同一种土壤两盒放在明亮处,另外两盒盖上盒盖,观察蚯蚓往哪里爬。蚯蚓爬到什么地方就会告诉我们它喜欢什么环境。

在教学中我抓住课程布置任务的时机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在学生产生兴趣、产生需要的时候给了任务,及时的引导学生储备知识应该是科学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当学生发现蚯蚓以后那种被激发起来的探究欲望就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对蚯蚓的研究中来,这就是一种促使学生探究的情境。

注重交流分享。学会分享与交流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是现代社会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交流有关蚯蚓的活动体验交流的重要性,与别人交流,培养交流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行讨论,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本课的研究题目,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设计研究方案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最快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