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课本,一棵课之本”,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学中,许多教师把教本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教材是重要的。但是,作为教学活动整体来说。教本的存在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所以,我们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不是取决于文本。“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早在几千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这样的主张。今天的我们更应该超越传统的、消极的“接受阅读”,把书读“活”,把人读“聪明”。做到以人的发展为前提,以文本为立足点,超越文本。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做到超文本呢?从哪几方面突破文本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通过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

大多数的课文是由专家经过精心挑选编写的。它们不仅文质兼美,而且意蕴深邃。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以自己的独特目光去欣赏课文,做到超越文本,产生新的效果。例如:在叫《最美的树叶》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树叶会怎样的落下来呢?(有的学生说树叶会随着风儿慢慢地飘下来;有的学生说树叶想蝴蝶一样飞下了;有的学生说树叶慢悠悠地飘下来,在地上打了个圈;有的学生说一阵风儿拉着树叶一起来看大地妈妈……)多美呀!再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就这样让学生在阅读中再造想象。

还可以以文本中的词语作为媒体,如:在教学《军民一家》这篇课文时,可以抓住“阴云密布”这个词语,让学生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一个学生是这样叙述的:“蓝蓝的天空飘浮着层层叠叠的白云,像鱼鳞一样。突然,天边刮来一阵风,紧接着,几片乌云滚滚而来,不一会儿,把整个天空都吞噬了。”

也可以以文本中发生的情景为载体,以想象的情景来填补和丰满文本。如:《雨中》这篇课文教学后,让学生展开想象,以“假如我是一个苹果”为题,写一篇童话。很多学生的文章童趣十足。如:

我是一只红艳艳的的大苹果。一直生活在一片大果园里。

今天一大早,我就被一位老大伯摘了下来,与许多朋友一起装进了一个大箩筐里。同伴们还说,我们要被运往城里。同伴们还说,城里可热闹了。所以。我一直兴奋地等着。等呀等呀,来了一位漂亮的阿姨,她把我装到三轮车上。一路上,车子晃呀晃呀,我晕乎乎的,眼前一片黑暗。哦,原来在我身上还有许多苹果兄弟,我被压在了下面,什么也没看见。我叫喊着拼命往上挤,可是嗓都喊哑了,力气都用完了,还是无济于事,只得老老实实地呆着。

突然,一阵猛烈的晃动,我乘机滚了出来。哇,开面的世界真精彩,高大的楼房、美丽的路灯、宽阔的水泥路、还有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我滚呀滚呀,心想滚得越远越好。不好!前面来了一个四个轮子的大眼睛怪物,它会把我压得粉身碎骨的,怎么办呢?“救命呀!救命呀?”我拼命地喊着。可是我的嗓音实在是太轻了,只好闭上眼睛听天由命。“吱—一”一声巨响,怪物居然在我的前面不动了。一个带红领巾的胖乎乎的小男孩把我捡了起来。我还没来得及向他说声谢谢,他就把我送进了箩筐。

就这样,一次短暂的、惊心动魄的旅行就这样结束了。

这种阅读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的内涵,做到了超越文本。

二、对文本内容,要评判性地理解。

小学生的阅读批判能力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差的,大部分学生喜欢顺从老师的意愿,奉信书中的信条,把他们的话当作为唯一的标准答案。这对他们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批判能力十分必要。所以,在上课时,我总是喜欢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质疑。如在上《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这一课时,一学生提出:既然中国队前两局失利,并且许多外国人都瞧不起中国人,当容国团出来时,人们用“异样的目光”对容过团“指指点点”。“指指点点”一般用在轻声议论一件事,而为什么后面却用了“呼叫”,这是否有矛盾?……我马上肯定了这位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善于批判性吸收知识的态度,而且指出,课文中的内容不一定正确,读书是要积极开动脑筋想一想,这样读书才会变得更聪明。

长此以往,让学生养成一种批判性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时,对阅读的内容既会赞同,又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读物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辨别能力。

三、扩大阅读范围,补充文本容量。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十分强调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有较丰富的积累,养成良好的语感”。其实,语文的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只是“厚积而薄法”。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语感,也绝对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在小学阶段,课内阅读的文章,300篇左右,只是三四十万字,这是无法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的。所以《新课标》要求九年累计的阅读量不少于400字。其次,还提出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加强背诵的要求。

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借助文本进行拓展阅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作者着手。学了《林海》可以让学生读老舍的其他作品;学了《少年闰土》,阅读有关鲁迅的文章;学了古诗《静夜诗》,让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篇,如:《古朗月行》、《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2.从文本内容着手。学了《当飞机遇险的时候》,推荐学生阅读《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学了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寻找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及古诗文,办一期以“春”为主题的黑板报,编一份关于“春”的手抄报,开一次“咏春”主题班会,让学生写一写“春”、画一画“春”、唱一唱“春天的哥” ……

3.从文本内涵着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后,不光让学生能表演故事情节,会进行三段论的推理,还应该从人格与国格的观念,与历史故事相关的意义高度,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尽管,学会还可能了解得十分深刻,但老师有责任把学生领进这个范围,让学生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理解到什么程度。因为,教师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的远些,学生就能跟着走的更远些。

4.从生活实际着手。“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春夏秋冬,花鸟虫草,江河湖海,行人车辆,都是一本书,引导学生读“天下无字之书”,让学生用稚嫩的双手触摸这世界,用清嫩的慧眼观察着世界,在社会生活这所学校里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接下来就是大量的时间练习,作为教师,应经常大量地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超文本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从而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