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尝科学育儿的快乐

1986年元旦,身为洛阳师院教师的我与洛阳市中医院的张玉医生结了婚,我父亲和张父母都在洛阳大学工作,这在许多人眼里,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

正当我和妻子在事业上小荷露出尖尖角时,妻子怀孕了。当时,妻子身体不太好,对生孩子十分犹豫。父母看出我们的忧虑,就找来在医院工作的老朋友详细咨询, 然后建议我们保住胎儿。母亲告诉我们,如果第一次怀孕就做流产,说不定会妨碍以后的怀孕和生育;父亲说,你们现在也不算很年轻了,过几年孩子大了你们管教他的负担也轻了,那个时候你们也正好做事业了。听了老人家的话,我俩最终下决心要这个孩子。

1986年10月底,我的宝贝女儿骆晴出生了,妻子因为身体不好既没有奶水可喂,也不能长时间照料女儿,我和父母亲的负担就更重了。而在这时,学校为我联系出外进修的通知书到了,我在犹豫两星期后,把这事拿到家庭会议上讨论。妻子没有发表意见,显然她不想让我在这个困难时刻离开她和孩子;父亲说既然学校安排你出去进修,就应该克服家庭困难按时前往;母亲说已经物识保姆帮助照顾孩子了。就这样,最终形成了让我按时前往南京师范大学进修的决定。

还在妻子大腹便便时,我就已经买了五本家庭教育书籍,利用闲暇认真阅读,为教育孩子做知识上的准备。这,也可以说是我学习和研究家庭教育的开端。

孩子刚过一岁就能说很多话,两岁多就能唱歌,平时只要不生病不饿着,她是不会闹的,这使我们感到非常幸福。只是孩子的胆子比较小,遇到生人不说话,即使客人给她珍贵的礼物也不多言。这该怎么办呢?最初我们在父亲家里鼓励孩子大胆一些,但是效果不明显。后来我就和父母以及岳父母协商,让晴儿轮流在这三个都有亲人的家里生活,感受和适应不同的环境。这样,孩子很高兴,说话也多了起来。我和妻子还有意识地带晴儿到其他亲友家、到百货公司和公园等公共场所,经过一年多的“串门训练”,女儿胆子大了,性格也开朗了。

骆晴是独生子女新一代,看到报纸上谈论独生子女特点的文章,我们家人都很注意阅读,我父亲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他还引用古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做警示,我们注意吃饭不让孩子挑拣,穿戴不买昂贵服饰,外出尽量让孩子徒步。晴儿不到三岁被送到一军工企业幼儿园,每天下午见到大人来接时总是飞奔过来亲吻我们,然后拉着大人手自己走路回家。有时候幼儿园给孩子们分发苹果、橘子、糖块等,她会舍不得吃,非要拿回家里给大人吃,我们不要她就硬送到我们嘴里。看到女儿如此懂事,我们就经常夸奖她,这又促进了她的积极行为。

我帮助女儿走出叛逆期

1995年2月,我从洛阳师院调动工作到广州师院,女儿暂时留在爷爷奶奶身边。5月母亲给我写了一封信,告诉我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骆晴在爷爷家里学习不专心,作业潦草,锻炼害怕吃苦。母亲的信引起了我的深思,于是,我同妻子商量了培养女儿的措施,还写了一份《关于骆晴成长的设想》寄给父母亲,对孩子的生活、学习、锻炼等一一作了规定,甚至连学广州话,以便日后来广州和我们生活等细节也提出了要求。

做一份教育孩子的计划不难,但是实行起来却不容易。8月初骆晴到广州后,我和妻子确实花了一番功夫教育她,努力实施我们的教育计划,我每周还做小结,但是教育效果却不明显,我愈发感到孩子的问题严重。

经过两年的努力,骆晴的学习成绩逐步上升为年级较好水平,但是她同父母的沟通方面不仅没有改善,对立情绪反而有所加重。有一次,我说“你本事大了,干脆不要吃我们做的饭算了”,她居然就真的不吃饭上学走了,我怎么劝她回来吃饭也不听。那时,晴儿还经常给爷爷奶奶写信表达对我和她母亲的不满,我有时不得不写信给父母亲,说明我和女儿发生争执的情况。

父母来信开导我们说:孩子从小学高年级开始,都会出现独立的倾向,这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家长本该尊重她的意愿并感到高兴才对。作为一个教育研究人员,我当然懂得尊重孩子的重要,但是做起来往往就不够耐心细致,对于孩子的硬性要求时有发生。经过父母的启示,我俩在教育孩子时注意把硬性要求变为讨论式、说理式的教育,孩子就容易接受了。骆晴初一第二学期曾一度迷上交“笔友”,同外地朋友大量通信,严重影响了学习和情绪,对此我们没有训斥她,而是耐心同她一起分析利弊,使她自行终止了这项不合适的活动。

我与女儿的书信往来

2000年9月,新广州大学刚组建,女儿正准备升高中,在这关键时期,我偏偏离开羊城到了北大进行访学,当时心里很不平静,到达后分别给妻子和女儿写了一封信。我在给晴儿的信里写到:

我的孩子!我之所以下决心来北京大学,主要是感到自己许多方面知识欠缺,教学、科研能力不高,有被淘汰的危险。当然,我不满足于不被淘汰,我还要做些有意义的事,积累一些知识和技能,再出几本书,再发表几十篇文章,我相信现在的汗水是不会白流的,将来处境会改变。

北大学生素质高,学习风气好。这里每天7点半钟大多数学生都骑车或步行赶往教室(8点钟晨读),来得晚的人只好站在教室后排和门外,但他们并无怨言。学生发言、做作业都很主动,虽然国家规定星期六放假,但大多数学生星期六都不休息,而是听讲座或钻图书馆。

你母亲一个人承担家务很辛苦,你要体谅她,帮助她。学习要抓紧,但也要适当休息、娱乐,不伤身体。

2001年寒假我没有回广州,而是留在北京大学继续学习(包括学外语)。春季开学前夕,我给女儿发去了一封信,主要内容如下:

对于你上个学期的考试成绩,我和你妈,还有洛阳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满意的。原来我们就觉得你在学习上有潜力,只要集中精力、勤于练习,再注意改进一下学习方法就一定能提高成绩,现在实践已经证明了我们的预计。你在重点学校同学们学习基础都不错,现在又都在竞争,我们体谅你的艰难,所以不对你提出硬性要求,希望你尽量努力,保持目前的势头。

学习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全面发展(品德、体质,性格等)才是人才。最近我在北大博士生楼借宿,听说有个上海来的博士生学习很优秀,挺有才气,长得也帅,但饮食起居没规律,时有凌晨2-3点才睡,又极少清扫房间,大家都看不惯他,尽管他家里有钱,常带一些好东西让别人吃,别人也不理他,为此他已经改换了三次房间,心绪不佳。

现在离新学期开学还有一星期,但我在校园看到多数学生宿舍都已亮灯,上图书馆的骤然增多,这说明北大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我愿意同你竞赛,看谁在2001年上半年进步大,让我们父女京穗两地共同努力。

20多天后,我接到了晴儿的回信,我心里格外高兴:

很久没有和爸爸通信了,一时间也不知说什么好。3月份就近春了,若北京仍下雨雪的话,你可要多添衣服。最近我学习还是这个样子吧,不过近来的课程都变难了,压力还是蛮大的,也只有努力了。

这个学期许多原本不太努力的同学都很努力,学习气氛还是蛮激烈的,课后有很多同学问老师,或是聚在一起讨论问题,当然,我也常是其中的一员。现在都是跟着老师的步子走,再过两三个星期各科都要陆续进入复习阶段了,我那时也就只有更加努力。希望你在远方帮我多些祈祷。

为女儿留学节衣缩食

晴儿是个有个性的女孩,中学时许多方面都已显示出较强的独立性,高中毕业时她自己要到外地上大学,我和妻子都表示支持。在武汉读本科的几年,她先后担任过团支部书记、文艺委员等职务,多次组织班级和年级的大型活动,对此我俩都感到高兴,看到她发来的照片感到欣慰。

女儿的本科专业是英国语言文学,我知道现在广东各高校都有英语专业,很担心她将来回广州找不到合适工作,于是在大学第二学期我就建议她读第二学士学位课程,晴儿开始很不情愿,因为这样的话,她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里将没有周末和星期天,还必须多参加20多门课程的考试。三个月后,女儿打来电话,“我报名了,一读第二学士学位我就辞掉团支书。”

作为研究高等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专业人士,我清楚现时人才竞争的状况,看到许多专家由于学历低吃亏的情形,很早就有送女儿留学的打算。但是,在骆晴上大四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样行不行”。华南师大郑福明是留学美国的博士,香港教育学院贺国强先后在美国、加拿大获得学位,我多次给这两位好友打电话,仔细介绍女儿的学业、性格等情况,询问他们对留学资格、所需学费、学习方式、就业前景等问题的看法,经与妻子等协商,明确了指引骆晴未来的方向。

2007年暑假的一天,我和太太一起询问女儿对自己未来的打算,当我问女儿有没有想到先出国留学再就业时她愣了好大一会儿,“那当然好,可是我们家有那么多钱支持我吗?”

的确,我们夫妻都是工薪阶层,承担女儿留学费用真的很为难。好在几年前我们就有鼓励孩子留学的想法,有意识地省吃俭用,2004年骆晴刚考上大学时,她妈妈曾想买一部小车,2005年家里电视坏掉后需要买新的,还有装修、旅游这些多数家庭的平常支出,我们统统放弃了。在我俩看来,家庭生活中再也没有比女儿成长重要的了,我们愿意把钱拿出来,我的父母、姐姐,岳父和妻子的弟妹,还有其他亲友也慷慨解囊,使学费有了保障。

去年8月的一天,晴儿跨过太平洋到了美国留学,她很快适应了美国的多元文化,能够和老师、同学、室友一块坦诚交流。第一个学期的专业课程对她来说有点难, 有同学曾因为她在讨论课上不着边际的发言而发笑。第二学期她一路赶上来了,现在给我俩打电话的口气也轻松了,“我读的研究所已经决定下学年聘请我做助理, 除了免缴学费外,每周还有几十美元的生活补贴。”听到女儿的好消息,我们能不高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