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知道小数乘小数,积有几位小数是不够的。学习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时,教师第二次大胆放手,并提出探究活动的更高要求:禁止使用计算器,要独立计算,会使用书本自学方法。

交流反馈时,教师随机板书竖式1.1×1.95,让学生说出竖式计算的书写要点,随机进行小数加减法与乘除法的书写方法比较,并利用书本内容(特别是虚线方框中的思考过程),随机抽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处理积的小数位数这一教学难点时,教师又设疑问难,不断追问如何利用11×195的积“2145”得到 1.1×1.95的积,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理由是什么?随着师生间不断的追问、思考、补充、完善,学生探索得到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两次开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口算、笔算,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点亮了教材细节,帮助学生灵活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算法。

三、精心设计练习,提升思维品质

文似看山不喜平,数学课亦如此。如果能让看似简单、枯燥而又毫无生趣的计算课跌宕起伏,学生肯定会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而陶醉其中。而练习设计无疑是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也是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回放一下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教师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练习设计关注了针对性、多样性和有效性。在第一次探究活动后,教师安排了一些口答题。如:不计算,直接说出它们的积是几位小数。如:1.9×6.5,积是( )位小数;7.25×3.3,积是( )位小数;0.15×2.8积是( )位小数。全班交流后,教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答案并进行了比较。这时,学生发现了问题,第三题看题目知道积应该是三位小数,可是计算器上怎么只显示两位小数呢?通过争辩、交流、观察,教师较好地处理了积的末尾有0的问题,学生知其然也知其了所以然。

自学例题后,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了3.46×1.2、10.4×2.5、12.8×0.3等计算题,旨在初步理解算理,归纳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而新课结束后,教师又让学生体验探索成果,安排了抢答练习:根据321×23=7383,很快写出3.21×23、3.21×2.3、321×2.3、32.1×0.23、 321×0.023各题的积,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了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紧密联系。

此外,教师还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设计了一些判断题。如:“超市里,奶糖每千克14.5元,用10元钱买0.8千克奶糖,钱不够。”此题看似简单,事实上要求学生借助估算、口算来进行正确判断。而“根据一个长4.5厘米,宽2.2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3.4厘米。”一题,很多学生由于思维定式,认为应该用4.5×2.2,一下子判断失误。其实,教师有意识地把小数的加法与乘法进行了比较,提醒学生以后解题前要认真审题。

值得说明的是,本节课不是就练习而练习,就计算而计算,而是有目的地进行训练。这里既有突出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的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又有运用计算方法的尝试练习,还有解决问题的应用练习,更有富有挑战的拓展性练习。这一系列富有层次的练习活动,挖掘了计算内涵,丰富了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实现了计算教学中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和谐统一。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