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默读全文,划出描写武士和卖油翁动作非常热练的句子。

(1)自读自划。

(2)小组交流。

(3)课堂交流。请一两位学生表演一下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的整个过程。比一比,看谁学得像。

(4)集体读表示两人动作的句子。

4.完成《作业本》第5、6、7题。

5.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1)讨论:射箭武土和卖油翁各自的“绝活”是怎么获得的?(长期的练习)

(2)谁能举出一个热能生巧的事例?(教师点撮:我们学过的课文里有这样的例子吗?我们班级里、学校里有许多小能手,他们的本领是怎么来的?我们自己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6.选做作业:把一个熟练动作的完成过程写下来。教师可

表演一个动作过程(如穿针引线的一系列动作,开始写毛笔字前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鼓励学生口头描述,最后写到《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09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酷爱”、“滔滔不绝”造句。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莫泊桑和福楼拜的对话,从中懂得仔细观察、刻苦练笔、不断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和莫泊桑的人物特点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福楼拜和莫泊桑的人物特点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具学具

胶片

环 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揭示课题

2、 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来,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

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三、读后检查:

1、 指名交流原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讨论有关字词的意思。

“酷爱、揣摩、烙印、孜孜不倦、滔滔不绝、直截了当”

2、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四、浏览课文,理清脉络。

一、(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二、(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三、(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五、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 学生交流。(莫泊桑从小酷爱写作,作品平常,心情焦急)

3、 指名朗读。(读出钦佩、焦急的语气)

六、作业

抄写课后的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第一段的学习,知道了莫泊桑为了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怀着一种急切的心情拜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后来他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是因为他把福楼拜的指导牢牢记在心中的结果。

(1)、出示胶片: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

(2)、齐读

(3)、发问:莫泊桑把福楼拜的什么话牢牢记在心头呢?

二、导读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画出你认为福楼拜所说的话中最关键的话。

2、指名交流。

(1)、“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A、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B、从“直截了当”这个词,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C、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2)、“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A、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B、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C、比较: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有好多东西可写。

D、这个自然段中一连用了9个问号,读法一样吗?

E、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指名朗读。

(福楼拜是一个既严肃又耐心的人)

F、分角色朗读第二次对话。

(3)、“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A、福楼拜说的这句话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中你再次感受到莫泊桑具有什么特点?

B、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C、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

D、自由读第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莫泊桑和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莫泊桑的表情,福楼拜说话时的提示语)

三、小结:

不难看出莫泊桑和福楼拜师徒二人一个是虚心求教,一个是直言不讳;一个是万般无奈,一个是循循善诱;一个是勤学苦练,一个是悉心指导。

板书:

板书设计 莫泊桑 福楼拜

虚心求教 直言不讳

万般无奈 循循善诱

勤学苦练 悉心指导

↓ ↓

勤学 善教

引读: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 ,更加 , 他从老师的话中懂得了,写作要 , , ,因此, 莫泊桑终于写出了 。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 题 古诗诵读3 清明

教学目标

1、思想情感目标:领略我国古代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品位古代诗歌丰富的内 涵。

2、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评价性阅读的知识,学习简单的文艺评论的写法。

3、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

环 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课文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民乐《雨打芭蕉》),教师朗读《清明》。并请学生评价这首诗哪些字词用得好。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