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如天平,称物时物忙而衡不忙,物去时即悬空在此。

只恁静虚中,正何等自在!

收放心,休要如追放豚,既入笠了,便要使他从容闲畅,无拘迫懊憹之状。若恨他难收,一向束缚在此,与放失同,何者?同归于无得也。故再放便奔逸不可收拾。君子之心如习鹰驯雉,搏击飞腾,主人略不防闲,及上臂归庭,却恁忘机自得,略不惊畏。

学者只事事留心,一毫不肯苟且,德业之进也,如,流水矣。

不动气,事事好。

心放不放,要在邪正上说,不在出入上说。且如高卧山林游心廊庙,身处衰世,梦想唐虞,游于思亲,贞妇怀夫,这是个放心否?若不论邪正,只较出入,却是禅定之学。

或问:“放心如何收?”余曰:“只君此间,便是收了。这放收甚容易,才昏昏便出去,才惺惺便在此。”

常使精神在心目间,便有主而不眩于客感之交,只一昏昏便是胡乱应酬。岂无偶合?终非心上经历过,竟无长进。譬之梦食,岂能饱哉?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力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是以君子之心无时而不敬畏也。

一善念发,未说到扩充,且先执持住,此万善之囤也。若随来随去,更不操存此心,如驿传然,终身无主人住矣。

千日集义,禁不得一刻不慊于心,是以君子瞬存息养,无一刻不在道义上。其防不义也,如千金之子之防盗,惧馁之,故也。

无屋漏工夫,做不得宇宙事业。

君子口中无惯语,存心故也。故曰:修辞立其诚,不诚何以修辞?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得罪于法,尚可逃避;得罪于理,更没处存身。只我的心便放不过我。是故君子畏理甚于畏法。

或问:“鸡鸣而起,若未接物如何为善?”程子日:“只主于敬便是善。”愚谓:惟圣人未接物时何思何虑?贤人以下,睡觉时合下便动个念头,或昨日已行事,或今日当行事便来心上。只看这念头如何,如一念向好处想,便是舜边人,若一念向不好处想,便是跖边人;若念中是善,而本意却有所为,这又是舜中跖,渐来渐去,还向跖边去矣。此是务头工夫。此时克己更觉容易,点检更觉精明,所谓去恶在纤微,持善在根本也。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