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地处北京西北部。说起这里的教育,人们都知道,这里名校云集,名师、名校长众多,人才辈出。

然而,也许有人不知道,在海淀区北部,还有占全区53%的地域面积属于农村,这里的城乡教育差距还比较明显,中小学校际发展也不够均衡。另外,海淀区还是北京市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人数最多的区县之一。

由此造成的义务教育南北差距、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不均,使海淀区在推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任务极为艰巨。

但是,面对困难,海淀区委、区政府通过合并、承办、委托管理等多种模式,不断扩大区域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名校辐射,让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容

“工作很艰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女校长刘卫民语气中的感叹,承载了过去两年来她和她的团队共同的付出。“但是又很幸福,因为我们的工作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

刘卫民告诉记者,她目前所在的这所地处海淀区城乡接合部的学校,过去曾是一所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2009年海淀区教委与人大附中签订协议,委托后者管理,如今学校已经声誉鹊起,生源和质量发生了较大改变。

刘卫民校长、王小欣书记和其他3名教师,在托管协议签署后,被人大附中派到当时的蓝靛厂中学。

与一般意义上的名校办分校不同,这种托管,让一所薄弱学校“换了汤也换了药”——两校除了教材、进度、评价“三统一”外,人大附中丰富的资源平台也向附中二分校敞开:学校教师到人大附中听课学习,每周与人大附中的教师共同备课,参加人大附中各种教研、科研活动。

仅仅两年,这所原来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就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以来,海淀区政府充分发挥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效地发展和培育了新的优质教育资源。人大附中二分校的成功只是一个案例。近些年,海淀区先后委托人大附中、一零一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清华附中等名校管理或承办了数所农村或城乡接合地区的学校。

同时,海淀区按照“相邻合并、强弱联合、名校承办”的原则,加大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合理。目前,全区由名校承办或集团化办学建设的小区配套学校已达20余所,有效缓解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

海淀区的北部主要有4个镇,原有的学校仅仅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教育需求。但是,随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建设,将会有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几十万科研人员将在这一区域工作,他们孩子的教育问题自然成为发展中备受关注的实际问题。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