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的“我”是个很可爱的孩子,为了让松鼠做巢更轻松,巢更舒适,三次给予帮助费尽心机,但结果却是白费心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也感受到了小松鼠的执着,作者的执着。

作者给松鼠的三次帮助是文章的重点,所以我抓住一个问题贯穿教学过程:

“作者给了小松鼠几次帮助,结果如何?”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过程中,通过读作者的三次得意与失意让学生感受童心童趣,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浓浓情意,许多孩子读出了松鼠的坚持不懈。

课后我觉得这里面还可以读到作者对松鼠的一种尊重, “我”为什么不尝试别的办法了,因为“我”懂得,小松鼠为做巢忙忙碌碌地爬上爬下,那是它做巢的方式,一种生活习性,“我”应该尊重,所以文尾说这是最好的材料,但教学时却局限在让学生体会小松鼠的执着这一层面,如果我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大意及构段,体会松树的执着,让学生明白尊重与爱护就是和谐的道理,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教育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方法。

其实这篇课文中,作者不光在看松鼠做巢,更在帮松鼠做巢。作者帮了几次?怎样帮的?结果怎样?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几个问题出来,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气氛异常活跃。这几个问题解决了以后,我再带领学生品析词句,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喜欢的原因。没想到学生的品味很高,找出来的句子都是运用了修辞手法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句子,通过品析,学生基本能把描写的情景想象成画面,从而加深了对文字的理解。教学效果很不错!

放得更开一些,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或许他们能读出更多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