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北师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中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明确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进行熟练运用,同时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小学阶段的平面几何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平面几何知识与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数学意识。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初步的“转化”意识,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学会学习方法。

4、通过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个平面图形纸片,作业纸。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复习对象是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虽然,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学思考的能力。对于老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回忆,主动复习的内驱力,他们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再现。可以说,他们有能力去将尚不清晰的相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

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一堂课的好坏,教学设计是基础,教学设计将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具有

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而 “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

内容多而杂,教学中如何既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复习和巩固,又使学生的数

学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本课中我作了以下的设计。

1、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改变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在本课开始,我创设了家居装潢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来发现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一扇门中来找出学过的平面图形,而要装饰这扇门(装上装饰条要用到周长知识,涂油漆又要用到面积知识,自然引出本课所要复习的内容: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这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大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

2 、在点拨中梳理。 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老师点

拨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找准各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首先,让学生在动手自己画六种平面图形,使学生在记忆库中再现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分层次先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突出了 “ 有无计算公式 ” 的思考方法,紧扣 “ 所有边长的总和 ” ,使学生的思路更为清晰、明朗。接着再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强调了 “ 各面积公式的推导 ” ,唤醒学生的思维链接,促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

3 、在合作中建构。 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

基础之上的。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利用学习材料中的六种平面图形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进行思考,交流它面积的推导过程,然后,根据它们在推导过程中的关系,认识到最基本的图形 —— 长方形,体验转化思想,对知识进一步高度概括,还渗透了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构建网络图也是一种复习整理知识的好方法,至此,学生的知识网络已形成。

4、注重合作交流,体现群体协作。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安排了三次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回忆周长、面积意义、公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回想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等。同时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融为一体,既分工又合作,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学会协作,互助互补,活跃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

总之,本课设计我总的思想是要充分考虑到 “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通过 “ 回忆整理 —— 构建网络 —— 走进生活 ” 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与运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