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理解数对的意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让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感受必要性与合理性;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并适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课件:做方播操的画面)

师:这是小明的班级在做广播操,看到小明了吗?(课件提示)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明的位置。

生1:从左边数第3队第2个;

生2:从右边数第2队第2个;

生3:从前往后数第2排第3个;

生4:从前往后从右往左第2排第2个。

【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能够唤醒学生已有的记忆,从数对的生活基础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索交流,用数对确定位置。

认识列和行。

师启发:听了刚才的描述,你有什么感觉?

生1:如果不看到图,就不明白。

生2:很乱。

师:为了让大家都能听得明白,在数学上需要对它有一个统一的规定。

(课件)(队列的第一列闪烁)像这样的一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通常从左向右数,(指第1列)这是(生:第1列)

(依次闪烁第2列、第3列、第4列……学生根据闪烁的列进行回答,课件出示“第2列”、“第3列”、“第4列”……)

师:(闪烁队列的第1行)这样一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体现在图上一般是从下往上数。这是第1行、第2行……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原生态地交流出小明的位置,在交流中体会到这些表示小明位置的方法很多,显得有些乱,而且不够简洁,使学生体会到统一规定的必要性。此时教师及时地介绍列和行的含义以及确定列和行的规定 】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