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钱女士的两大困惑

支 招:不要错过关键期

钱女士有两个大困惑,一是上小学的女儿跟她不亲近,让她伤心;二是孩子学习跟不上,不合群,让她很揪心。原来,为了生计,5年前,钱女士与丈夫东渡日本打工,把孩子托付给孩子的祖父母照顾,中间只回来短短的一次。今年秋季入学不久,钱女士就不断地接到公婆的电话,催她回国,说孩子上学出大问题了。

王道荣:钱女士把教育孩子和发展事业给颠倒了。六岁以前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期间,母亲的角色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孩子需要在母亲的呵护下建立起安全感、信任感、主动性与自主性。这些素质都会变成一种程序储存在孩子的大脑潜意识中,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有的是终生都无法弥补的。钱女士的困惑,正属于这一性质。钱女士应该中断打工,回国照顾孩子,增进与孩子的交流,弥补母爱的缺失。

案例二:上了初中的儿子就是摆脱不了游戏

支 招: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

自从儿子上了初中,刘女士就没过过一天的安生日子。几乎天天要接到老师告状的短信,不是作业没做完,就是题目错一片。刘女士说,儿子捧起书本要睡觉,玩游戏很疯狂。打也没少打,骂也没少骂,可儿子就是摆脱不了游戏的魔力。刘女士直问:我到底该怎么办?

经过了解,刘女士道出了家里的状况:丈夫性格内向,下班回来就趴在电脑上,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刘女士平时也没有什么其他爱好,就好玩个麻将。小时候儿子没人管,只要有电脑玩,大人就太平了。

王道荣:儿子好玩,是因为家里有着玩的氛围。爸爸好上网,妈妈爱麻将,不知不觉中成了孩子的榜样。要想改变孩子,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给孩子做出自律上进的榜样。一段时间后,刘女士说,孩子慢慢能自控了,学习也能定下心来,被老师喊到学校的次数也慢慢变少了。真是家长改变,孩子就改变。

案例三:从小娇纵的孩子心智严重迟滞

支 招:需要逐步改善交流模式

小华是某初级中学毕业班学生,期中考试后,亲子冲突升级。家长认为,他学习成绩这么差,坚决不许玩游戏。孩子认为,苦了两个月了,家长应该兑现承诺,允许他玩游戏。亲子之间谈不拢,于是,家长强行中断了家庭的网络连接。星期天,把孩子锁在家里做作业,结果,孩子跳下三楼去网吧,摔断了腿骨。家长既疼又恨,痛苦不已。

作为独生子女,小华一家对其百般呵护,万般宠爱。小华的心智成熟严重迟滞于他的生理年龄。从幼儿园开始,网络游戏便是小华精神生活的主题。说多了还会大发雷霆,摔东西骂娘。不谈学习便罢,一谈学习便会产生冲突。进入初三以来,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