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医院里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很空,现在越来越忙,今年估计会收治300多个早产儿。”上周日,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近3年来,医院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每年都在增加,而且孕周越来越小,体重越来越轻。

一、二胎怀到31周就早产

聚会现场,父母们都抱着自己肉嘟嘟的宝宝,当初,这些宝宝都在杭师大附院的保温箱里待过,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鬼门关。

“头胎一切正常。4年前生二儿子时,怀孕31周就突然见红早产了。”39岁的马女士,抱着二儿子赶到活动现场。当年这个孩子出生时,体重只有1360克,情况非常不好,有10项指标不正常。为了救活他,医护人员尽了最大努力,34天后,这个早产宝宝的体重达到了 1760克,顺利出院。

一直以来,医生都对这个孩子进行随访。今年5月,孩子刚满4周岁,体重为14.5公斤,身高97厘米,体格发育都达标。“现在读幼儿园小班,智力和同龄孩子比,也没有异常,平时表现比较活跃。”说着,马女士还让儿子当场背了一首唐诗。

二、放开两孩后早产儿在增加

在联欢会现场,还有一个提前3个月出生,体重只有一千克的二胎宝宝。朱亚非主任说,医院最轻的早产宝宝只有650克,经过救治,也活了下来。

“这两年两孩政策放开了,早产儿越来越多,今年医院预计要收治300多例,越来越多的医院设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朱亚非主任说,为什么早产的多是二胎妈妈?因为这些妈妈的年龄普遍在35周岁以上,高龄、疲劳、**道细菌感染等都会导致早产。

“10%~20%的早产儿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缺陷,主要表现为脑瘫、癫痫、智能低下、发育迟缓和学习困难等。”朱亚非主任说,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的高风险人群,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早进行医学干预,至少可以矫正2/3的早产儿。

三、医学干预应持续至孩子3周岁

在新生儿中,1/6是早产儿,从出生开始就要进行医学干预,如智力训练、体操训练等。一般在出生6个月内,应该每个月到医院检查一次;6个月到1岁,每两个月到医院检查一次;1岁以上,每3个月到医院检查一次,持续干预到3周岁。朱亚非主任提醒,要在1岁内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脑瘫等早产并发症。

杭师大附院计划从今年下半年起,开设儿童保健和小儿神经发育联合门诊。这个门诊除了指导家长对早产儿进行运动、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外,还会重点对孩子进行按摩、体操和主动运动训练,定期检查和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和智力发育指标。

四、那么,早产儿如何喂养?

“首选亲生母亲母乳。出院后,母乳仍为早产儿的首选喂养方式,并至少应持续至6月龄以上。”主任说。

其次,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就应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到1000U,3月龄后改为每天400U,直至2岁。

小精灵温馨提示:

“过早添加半固体食物,会影响早产宝宝的母乳摄入量,还会导致消化不良。要观察孩子对各种食物的耐受程度,循序渐进地添加。”父母还要根据早产儿的发育成熟度,适时锻炼他们的咀嚼功能和口腔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