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史学家几乎众口一词地认定“鸿门释刘”是项羽由辉煌走向人生末路的转折点。说到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无外乎前者刚愎自用、眼光短浅、有勇无谋,所以大意放走了敌手,酿成后患。

事实上,这是对历史的误读。当然,产生误读的原因很多,一是源于项羽性格的复杂性。钱钟书曾在《管锥编》中这样写道:“‘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理性学,犁然有当。”二是与人们“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有关。试想,倘若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如何评价他“鸿门释刘”的举动?

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做了精辟的分析:“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在司马迁看来,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三点:一是背关怀楚,即放弃了关中这一战略要地;二是放逐并杀害义帝,因而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三是迷信自己的气力,而不学古代圣君以德感人。正因如此,项羽可以凭借武力“马上得天下”,但得天下后,他却不可能“马下治天下”。于是,失败也就成了必然的逻辑。

刘项博弈

在鸿门宴之前,项羽已经发布了剿灭刘邦的命令。从表面上看,这源于曹无伤“刘邦欲王关中”的告密。殊不知,曹无伤所言正是项羽的一块心病——按照学者的说法,按照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灭秦号令,刘邦确有称王的资本。其时,项羽率领楚军精锐在黄河以北打败秦军野战主力,令天下诸侯归心。对集楚国上将军及诸侯上将军于一身的项羽而言,刘邦理所当然地归其领导。如果让关中这个最大的战利品如约落入刘邦之手,就意味着项羽的战功要大打折扣,其宏图大志也可能化为泡影。面对于此,项羽又怎会甘心?

事实上,曹无伤的告密也绝非凭空捏造。刘邦入关中,一改在山东时的“地痞”作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籍吏民,封府库”,看得出,“其志不在小”。不仅如此,刘邦还企图独占关中,他派出兵将扼守函谷关,阻止诸侯军队进入,随后又招募秦人从军,使其军力从破武关前的数万人增至十万人。从道义上讲,刘邦这样做不够厚道。果然,在听到曹无伤的告密后,项羽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此时,刘邦意识到了局面的危急——别说怀王的许诺、秦关的险阻都保不住已到手的胜利果实,就连自己的性命都受到了威胁。而在某种程度上,曹无伤卖主求荣之举也说明了刘邦阵营中的惶急之象。恰在此时,项伯到来,而这也给刘邦带来了希望。他笼络项伯,“奉卮酒为寿”,还约为姻亲,极尽巴结之能事,以期其卖力为己开脱。

应该说,刘邦的屈服是非常明智的,一来,他与项羽的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二来,他的“王关中”企图确实犯了众怒。军事解决了章邯部后,项羽统率的诸侯联军已将关中视为囊中之物。对自我感觉良好的联军而言,刘邦先取关中的行为无疑是一场毁灭性打击。倘若刘邦不肯将关中之地拱手相让,联军上下必将先灭刘而后甘。对于这样的利害关系,刘、项二人心照不宣。

当然,刘、项隔阂既成,仅仅依靠第三者(如项伯)从中斡旋并不能完全化解,刘邦必须亲临项羽军中解释。有关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言辞,司马迁只记载了一句开场白:“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刘邦的寥寥数语却蕴含深意,他先是搬出了战友情谊,然后提到了战略分工,再及表明了自己的忠心,直言一切“误会”皆因小人离间。刘邦的重新效忠,等于要将名义上受其领有的关中之地拿出来供项羽发落,项羽兵不血刃就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项羽之虑

在许多人看来,项羽性格残暴,但他每动杀机也是讲究原则的:任何阻其灭秦兴楚的事业和雄霸天下壮志的人,无论贵贱,无论强弱,无论老少,绝不放过——据记载,当号称卿子冠军的上将军宋义奉命救赵,却停留四十余日,徘徊观望,使抗秦事业到了最危急关头时,他果断地杀掉宋义;当他发现秦国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时,便毫不犹豫地下令“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如此一个杀人果决的武将又为何会轻易地放走他日后的死对头刘邦?

项羽生长在楚国项氏大族,这样的生活环境培养了他诚信守义、知恩图报的品质——在楚汉之争的关键时刻,刘邦派侯公劝说项王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答应后,便归还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并带兵解围离去。由此,人们就不难理解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的原因之一——义。从项梁起事开始,刘邦便紧跟着项氏集团南征北战,他与项羽联手攻打城阳、濮阳、定陶、雍丘、外黄……项梁败死后,刘、项相约退保彭城,拱卫楚都。在这种重大战略决策关头,两人进退一致,足见默契。在项羽看来,刘邦是有恩于项氏家族的,而且怀王曾与诸侯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尽管灭秦的真正功臣是项羽,但毕竟先入咸阳者是刘邦,项羽欲攻刘邦已是背离自己的信义,如今刘邦前来谢罪,此时若再杀之,为情不容。

当然,项羽“才气过人”,他自然知道刘邦的不同凡响之处。如以此为意,项羽确实应该按照范增的策划,除掉刘邦。然而,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此代价即为由杀刘引发的关中大乱。虽然项羽的兵力强悍,但刘邦所率领的人马也是百战之师,其实力不容低估。按照学者周骋的说法,此时“剿灭刘邦已不再是项羽的当务之急……若杀了刘邦,其部众群龙无首,竟尔屈服,关中固然不会乱。一旦刘部不肯就范,以武力相抗,则局面不易收拾。

楚军内讧一起,旧秦民众或许会重新集结在秦国宗室的周围,与诸侯军队周旋到底。秦民训练有素,又已归顺了刘邦,刘邦遇害势必使秦人更畏惧项氏的暴虐将加诸己,其将做殊死抗争,亦在情理之中。大乱一起,无论是灭秦宗室还是总揽天下之权,都将成为泡影。这种风险,项羽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尝试。所以,项羽很爽快地接受了刘邦的归顺。”学者张志坤也曾经这样总结项羽“鸿门释刘”的原因:“第一,刘邦在鸿门宴上答应把关中让给项羽……项羽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全得关中,获得巨大的果实。第二,项羽欲击刘邦,不能不考虑战争结局的问题。第三,更大的制约因素是,如果项羽对刘邦开战,则项羽很可能把自己孤立起来。”

由此可见,项羽接受刘邦的谢罪,并非战略错误,而是形式转变下合理的战略调整。

项羽之策

在一些学者看来,若项羽有心除掉刘邦,鸿门宴并非唯一的机会。从鸿门宴起到分封后诸侯归封,其间长达4至5个月之久,关中之地始终受项羽控制,他要置刘邦于死地易如反掌。不过,一场鸿门宴,项羽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因而也就失去了诛刘之心。

历代对项羽的评价几乎都是骄傲自大,不把刘邦放在眼中。事实上,鸿门宴后,项羽分封天下,将刘邦贬到巴蜀,此举足以说明前者早已看到了潜在的威胁。只不过,项羽自以为已有消除刘邦这个隐患的万全之策——他想通过分封来规划刘邦的未来。曾有学者分析认为,项羽以“巴蜀亦关中地”封刘邦为汉王,此举即虚遵了怀王之约,照顾到战功及兄弟之约,又将刘邦遣至偏远不致为害,可谓一举三得。巴蜀乃旧秦流放犯人及其亲属之地,其开化程度较低,自古以来其被视为化外之地,为包括楚人在内的中原各国所蔑视。刘邦部之中坚均为楚人,让其入居巴蜀,不仅习俗上不适应,心理上也必拒斥之。刘邦部为灭秦而出生入死,胜利后却领受了去偏远之邦的官爵,显然会心有不甘。果然,在刘邦归封的路上,就发生了部将大批逃亡的现象。不过,也是因为这一情况的出现,促使刘邦提早发难。在封锁刘邦可能的东归之路方面,项羽除了安排秦三降将王关中之外,又在汉中以东依次封亲楚的赵将申阳为河南王、楚柱国共敖为临江王、楚将吴芮为衡山王、楚将黥布为九江王,自西向东对刘邦层层设防。然而,此防线最终未能起到拦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