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屋七

种 鱼

教材分析

〔解题〕

“种鱼”?看了这个题目谁都会画一个问号。鱼也能种吗?谁来种鱼呢?为什么要种鱼呢?种鱼的结果会怎样呢?这就是这个题目的优点,它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引起阅读的兴趣。

〔结构分析〕

课文由三段构成,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写农民把种子种进地里,秋天有了收获。

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写小猫把鱼种进地里,想秋天也收很多鱼。

〔语意理解〕

“农民把玉米种子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农民把花生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花生。”

这两段每段均为一句话,句式相同,只变动其中几个字,揭示春播秋收、春种秋实的规律。注意此处的“把”字句,分别强调了玉米和花生。“很多”表明秋天的收获大,而正因为“很多”才使小猫有了幻想。

“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在地里。他想,到了秋天,一定会收到很多小鱼。”

小猫是个很爱学习的孩子,他看见了农民春播秋收,便模仿起来,这是值得肯定的。他善于观察、善于将观察的内容与自己生活联系起来,也很好。但他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发现本质的不同。他只注意到农民种了什么就收了什么,而并没有分析所种事物的特点,因此它做了一件可笑的事,把鱼种进了地里。“他想,到了秋天,一定会收到很多小鱼”这是小猫美好的愿望,但我们知道这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他没有认真动脑筋思考,所以他的理想只能变成空想了。提醒小朋友千万别学小猫,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这样就容易犯错误了。

〔写作特点〕

这篇童话小巧玲珑,内容浅白,语言清新流畅,并且寓以深刻的道理。

教学建议

1?质疑导入,营造读书氛围。

以课文中提出的问题“你听说过种鱼吗?种鱼能有收获吗?”激趣导入,创设良好的读书情境。

2?仔细看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说图意,交流互评等方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起读书的欲望。

3?自主读书,感悟课文内容。

本文语言叙述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内容简单,句式相似,反复出现。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拼音充分自读课文,自悟自得。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互相讨论:“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它种鱼能有收获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广泛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补充,交流阅读理解的感受,在此环节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体现学生读书的自主性。

4?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教师在学生读懂了课文和观察了图画以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收获”的认识;并通过合作讨论得出这样的结论:动物和植物不一样,玉米和花生种在地里可以有收获,而鱼是生活在水里的,不能种在地里。

5?识字

(1)认识本课要求认的3个字,并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鼓励、引导学生增识文中汉字,培养自主识字的意识。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参考教案

快乐读书屋

种 鱼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阅读课外书感兴趣。

3?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规律,知道小鱼是不可以种在地里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种鱼吗?把鱼种在地里,能长出小鱼来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推荐一篇非常有趣的小故事,赶快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及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熟,感受种庄稼、种鱼的结果。

(三)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图文结合,思考:小猫会收获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抓住句式:农民把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品读,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动物的生长规律。

(2)用上面的句式练习说话。

(3)抓住关键词语“看见了”“一定会”,结合插图体会小猫的幼稚和不动脑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谁能告诉小猫,他错在哪里?

2?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五)巩固识字,实践活动

1?出示生字卡片,再认生字。

2?回家准备一粒种子,种在花盆里,在家长的帮助下,体验收获的感觉。

3?把《种鱼》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