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走上讲台,面对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我都有点底气不足的感觉。我能满足他们的希望吗?最怕看到这样的眼神蒙上失望与不满。是啊,他们一星期只有一节美术课,我也想使这宝贵的一节美术课象潘多拉盒一样精彩纷呈,让他们期待的眼光大放异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事与愿违的局面呢?通过我在本区域学校的调查中,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学生原因:

一、学生程度不一

现在很多乡村小学,学生生活很单调,很多学校根本就不开设音、体、美课程,升入初中后的学生都是来自各个乡村小学的学生,这些乡村学生程度千差万别,造成教师在授课上有很大难度。例如:初中美术课本的欣赏课,让学生欣赏、中外名画,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小学很少接触美术,哪怕是很浅显的儿童画也没见到过几幅,象《春》……等这样的西方名画,他们又以怎样的心态和感情去欣赏呢?记的我讲这课时,刚翻到这一页,学生就嘿嘿的怪笑,有个学生干脆直接的嚷嚷“老师,是不是不穿衣服就是美……”,让我好不尴尬;再比如初一、初二课本中《线条表现物象》,他们连最基本的造型都不会,一节课怎么能画出他们常见的物象?画完后无论怎么看都不会象,有少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但如不兼顾大多数,“目中无人”的将课程一味开展下去,又怎不会使众多期盼的眼神蒙灰呢?

二、学生没有学具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美术课 很多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而无论是绘画还是制作都需要必要的材料,如颜料、画笔、剪刀、多种纸张等,几乎每堂课的要求往往都不一样,我县是一个偏僻的农业之乡,很多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有限,或家长不予支持,或学生不予配合,或因家、校偏僻,无处购买等等原因,要什么没什么,使得美术课也难以开展。记的有一次区里开展听课活动,我讲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静物》,在要求学生绘画生活中常见的静物时,学生没有纸,没有颜料,甚至一个班连一盒常用的画笔画盒也没有,幸好我随身带了让他们相互使用,否则这节课真是没法开展下去,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就只能干瞪眼,更别说什么作业展示、灵动涌现的场景出现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