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林: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比之第一次,稍微舒缓了一些。]

师:你看,把速度稍微放慢一点,就显得更好听。我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就这个女孩子,来,你来读一读,就这一段。

邓丰怡: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师:坐下。你看,刚才她有意强调了一下,就显得读得更好听──“最大的快乐”,这个地方的语气语调读得很舒服。这样吧,咱们一起把这个小小的段落读一遍。注意,舒缓一点读,不要读得那么快。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预备,齐。

生: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师:你看,你们把速度放慢一点,舒缓一点,就读得很好听。这一段很短,但是它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郭宇芳,好孩子,来──它告诉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呀?

生:做风筝,放风筝。

师:坐下。这个信息很重要,大家一起说一遍──这一段,它就告诉咱们,我们这些孩子童年时候最大的快乐是──

生:做风筝,放风筝。

2.再请两位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朗读。齐读,师生对话提取语意焦点。

师:非常好。就是这一段,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出示幻灯片一]。刚才同学们朗读的时候,这一段齐读读得很好,速度舒缓一点──接下来,我再听两个小朋友读,其他同学都要看到书,不要看到我。黄雯颖,你来读一读第二段: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舒缓一点,读。

黄雯颖朗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读得是不错的──但是,老师还是觉得快了一点,能不能稍微放慢一点?慢一点读,邓铠晴,你来。

邓铠晴朗读第2自然段。

邓铠晴:在鱼塘里拔几根细苇──

师:不对,在芦塘里,再读。

邓铠晴继续朗读第2自然段。

师:你看,这次,铠晴读的时候,速度比雯颖放得更慢一点,是不是?

生:是。

师:好像这朗读听起来就更有味道──不要读得太快了。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坐在那里,静静地、缓缓地想,就这样读,那个文章才读得有味儿。那么,接下来,我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下面的第三个自然段。注意,慢一点读,好不好?来,我们去放风筝。

江善琪朗读第3自然段: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

师:慢一点读,一个人用手托着──再来。

江善琪继续朗读,出了点问题。

师:重读这个地方,你不要慌,那线一紧一松,再读。

江善琪继续朗读。

师:她有几处读得蛮好听呢!第一处读得好听的地方,“站在远远的地方”,她是这么读的,咱们把这个小短句读一遍,站在远远的地方,预备,齐。

生:站在远远的地方。

师:停。她读得特别好听的,就是最后一句,村里人说的那句话。江善琪,你跟大家把这句话再示范一遍。刚才听你读,就读得蛮好听。再听一遍,人家怎么读的。村里人看见了,读。

江善琪再次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

师:羡慕的语气读得多好。来,我们把这句话再读一遍。村里人看见了,说,预备,起。

生朗读这一句。

师:好。刚才江善琪读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她很会设身处地去想,就是这一个地方,她读得很有点意思: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

许佳域:放。

师:远远的地方,你这样说前面那个人听都听不到。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

许佳域: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

师:声音恐怕小了哦!远远的地方,那个人都看起来像个黑点了,应该怎么说呢?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

生[大声地]:放。

师:好的,要让人家听见,是不是?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

生[大声地]:放。

师:你看,就是这样一个味道。这个“放”字,很远啊!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

生[一起大声地]:放。

师:对了,就是这样读的。这才叫把课文读出一点小小的味道出来了。这样吧,刚才老师读的时候,还是发现同学们读书读得蛮快。这篇文章,你一点要舒缓一点读。你看,我刚才说到铠晴,她读的时候,读得很慢,是不是?那听起来,就听得挺舒服的。咱们在下面,把这第2段和第3段练习一遍。怎么联系?开口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速度──我给你们起个头,是这样的,“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我们精心做着”,不慌,不忙,不紧,不慢,读的时候呢,那个表情还在那里。2.3两段,哪两段啊?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