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书内在品质的最终养成在于:潜于心,会于神,乐于听,善于读,勤于写,由“沉于心而诵之口”人手,达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境界。这种读书品质的养成,是需要通过对文本语言形象的无意识把握,对审美意蕴的会心揣摩,对审美对象的恣肆抒写来实现的。因此,阅读教学,首先要让美妙的语言充盈于儿童的耳际,让美好的意蕴萦绕于儿童的脑海,让美好的形象充溢于儿童的心际。

一、潜心涵泳——让眼睛闪动明亮的形象

人语言之门,首先要潜心涵泳,让儿童眼睛放光,欣赏到美好的形象。“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儿童的视角是宽阔的,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因此,教师要引导儿童通过多元的感知和丰富的联想、想象,让美好的形象充溢于儿童的脑海,活跃在他们的心际。

1.多元感知

小学语文教材各单元文化主题不同,呈现的是多姿多彩的世界和不尽的人间情感,篇篇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语言文字本身还极富有生命色彩,足以激发儿童的灵性。这种灵性的感觉,儿童通过语言本身所凸显的韵律、节奏、情感、色彩、形象等,是可以自然领悟到的。

例如

课标教材第三册《积累运用》中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儿童朗读时对“初”“善”“近’’‘‘远”四个字无意识地重读并进行拖腔处理,反映出儿童对经义的自然把握。再加上儿童朗读时,摇头颔首,浸心其中,真有含英咀华的感觉。

2.展开联想

对语言的这种灵性的把握与吸收,还要求必须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

例如

课标教材第二册《集中识字1》,通过“金秋时节”“景色宜人”“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等四字词语,形象地描绘了金秋美丽的景色。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精美图片,理解感受秋天的基本元素。教师放大教材中的自认为是描绘“叠翠流金”的一幅图片,有学生说:“我认为是景色宜人。”有学生说:“我认为是金秋时节。”学生的想法与教师的认为不相吻合,但这正说明学生的思维角度、审美感受与成人的不同。教师问:“你为什么会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这一幅图片?”儿童以自己的眼光审视:“因为秋天到了,树叶、草都黄了,这一幅图上的树叶都是黄色的,‘金’也指的是黄色,所以我觉得是‘金秋时节’。”“这一幅图还可以用‘层林尽染’来形容。大家看,这幅图上的树木、叶子、花的颜色都好像是被染过似的。”在这种色彩美感的熏染之下,学生对金秋的概念有了形象的把握,再指导学生诵读这些词语,一幅金秋美丽的图画自然在孩子幼小的心间形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