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哈尔滨市香红小学的隋辛。

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版人教一年级上《11-20各数的认识》。

[运用课标分析教材]

课标中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针对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又提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分析:

教材前后联系:学习这节知识前,安排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学生熟练地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读、写法和组成。同时,这节课的知识也为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更大的数的认识奠定了基础,是对数位和进制的初次接触。

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安排:通过生活中存在的比10更大的数,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通过让学生经历摆、拨、写、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培养数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进一步区分基数与序数。

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迅速地数、读、写11-20各数;

2、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4、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

过程和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及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

[学生学情]

在学习1-10各数认识时,学生已初步了解计数器的使用方法。由于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已经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1-20间物体的个数,大部分学生也都能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但对其组成和数位并不了解,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1、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

[教学流程创设]

第一部分——导入。

一备中,我设计了买铅笔的情境作为导入,当我抛出这一稿后,好多网友都提醒我要注意一年级孩子的有意注意时间。于是我将导入调整为二备中直接让学生去数老师手中的小棒。拿着二备的设计,再重新审视教材,主题图的作用让我再次思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建构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主题图就是要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比10更大的数,继而学习新知!因此我又在实施时将导入调整为,请学生数一个小组的人数,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由此导入!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