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岁起,妈妈就喜欢把小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俊稍大之后,吵着要戴妈妈的耳环、项链,要穿妈妈的高跟皮鞋。妈妈只当他是好奇,并不以为然。

近来,妈妈开始担心了,小俊变得越来越文静,没有一点男孩味,十足的娘娘腔。

小俊的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性角色畸形”。

所谓性角色畸形是指男女性别的错位,也就是说,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理学上称之为性别角色,大约到3岁时,儿童的性别角色已形成。如果小男孩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与周围女孩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为女性化男孩,反之,如果小女孩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与周围男孩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男性,即成为男性化女孩,上述两者均称为性角色畸形。

哪些孩子需要重点观察

凡男孩穿女装,说话娘娘腔,举止娇嗲,喜欢洋娃娃,做游戏常扮女人,喜与女孩结伴玩者;凡女孩穿男装,说话粗鲁,举止粗野,喜欢玩汽车手枪,做游戏中常扮男人,喜与男孩结伴玩者。

心理测验:

(1)玩具人选试验:提供给儿童一组具有性别特点的逼真的玩具,包括爸爸、妈妈、男娃娃、女娃娃,要求儿童在4个玩具中选择一个,然后引导儿童手持玩具编一个故事,手持10分钟以上者记录下来。

(2)画人试验:要求儿童画一个人,不要画机器人,然后让他说出所画的是男人还是女人。

诊断

凡女性化男孩选女人或画女人者,凡男性化女孩选男人或画男人者,均可怀疑为性角色畸形。

儿童性角色畸形的发病原因

1、父母无视孩子的性“解剖”特征。

这些父母常无视孩子的性别解剖特征,按自己的心愿来妆扮孩子。

2、缺乏应有的父母“性角色”榜样。

性心理学家认为,男孩在3-4岁以后应多接触父亲等男性榜样,如果此时得不到应有的男性榜样,性心理发育可受到挫折,导致性别认同混乱。

儿童性角色畸形的危害性

(1)对孩子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女性化男孩和男性化女孩在年龄较大时,常常受到小朋友的歧视和捉弄,或受到老师和邻居的压力,使他们企图隐蔽自己的异性行为,但常常又办不到,内心十分痛苦。同时他们又常无形中被其他孩子“隔离”开来,因而产生内向、孤独、胆小及忧郁的性格特点。

(2)可成为同性恋、异装癖及易性癖等性变态的心理根源。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