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调查实践——强化数感

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继而确立应用数学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数感的重要条件。鉴于此,教学就打破从概念到概念,从课堂到课堂的数学应用僵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感的体验。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数据分类整理”后,有位教师这样组织:

1、呈现问题:学校举行球类体育比赛,在高年级组织什么比赛比较受欢迎?

2、搜集数据:以你们班作为高年级学生的代表,调查了解你们喜爱什么球类活动,数据记入原始记录表。

学号 喜爱项目 学号 喜爱项目 学号 喜爱项目

3、分类整理:从原始数据表中,不容易看出同学喜爱项目的情况,需要将这些数据分类整理。

4、作出决策:同学们喜爱哪几种球类活动?每种活动有多少同学参加?你估计,在高年级组织什么球类比赛较受欢迎?

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一个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中学习知识,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或了解数据处理的全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了统计思想,领悟了统计方法,也在调查实践中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四、 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的探索一般,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建立数感。

例如:在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有位老师设制了如下题目:(1)再现改写成24时计时法后的电视节目时间表。

7:30  金色年华

9:00  动画城

……

13:00  儿童英语

19:04  小鬼当家

19:30  阳光剧院

21:00  电视新闻

(2)选择:

①《小鬼当家》节目最多可以播放多少时间?

A、20分钟  B、30分钟  C、26分钟

②从《动画城》节目开始到《阳光剧院》节目开始经过了多少时间?

A、12小时  B、10小时30分  C、10小时10分

③星期六,小明7:30起床,他想准备收看《金色年华》节目,最多还有多少时间?

④起床后,小明必须完成三件事:刷牙洗脸(5分钟)、烧早饭(10分钟)、听早新闻(10分钟)、小明能准时收看《金色年华》节目吗?你能不能替小明想个办法?

生1:不能准时看,因为完成这些事要25分钟。

生2:电视里要播放广告,小明有可能准时收看。

生3:万一没有广告呢?我想可以在烧早饭时刷牙、洗脸,这样节约了5分钟,小明就能准时收看了。

生4:可以在烧早饭的同时听早新闻。

生5:可以边烧早饭,边听早新闻、边刷牙洗脸。

……

如此教学,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仅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而且使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不断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通过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