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语文选文的几点看法

武汉市育才小学 屈小青

语文教育负载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传递着世界文化和时代精神。课文是中小学语文课本的主干部分,决定着课本的质量和面貌,应帮助学生建构一个丰富的多元的精神世界。新课程标准对选文有这样的描述: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短短的表述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也较全面地表达了选文的基本要求。但是仔细读来,感觉缺了点什么。是什么呢?是学生,是对学生的关照,虽然谈到“适合学生学习”但是还是从编者和教者的角度考虑比较多,对学习的主体学生考虑不够,可以说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

我不由想起三件小事例。一是小时候要开学了,最渴望的是早点领到新的教科书,拿到书后最想看的是语文书,但是读过一遍以后多半就抛在一边了。孩子对语文课本的兴趣就那么一会儿。这是为什么?二是每年暑假我都要把以前买的<读者>翻出来,重新看过,好多文章看过几遍了,再读依然饶有兴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应?三是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有一学期,每天早上的语文早自习我都和同桌配合朗读《威尼斯商人》,每每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忘乎所以,陶醉其中,那段时间最快乐的事就是盼着早读快点到来,好读莎士比亚,真正的百读不厌。

由上面三件小事例我觉得小学语文选文最主要的标准是学生,学生愿意读,是最关键的,再典范,再文质兼美,再有文化内涵,学生如果普遍不爱读,又有什么用呢?又怎能收到语文教育的效果呢?

叶老曾经说过:“我尝谓选文必不宜如我苏人所谓‘拾在篮里就是菜’,选文之际,眼光宜有异于随便浏览,必反复吟诵,潜心领会,文质兼顾,毫不含糊。其拟以入选者,应为心焉好之,确认堪的示学生之文篇。苟编者并不好之,其何能令教师好之而乐教之,学生好之而乐诵之?”

叶老在这里明确提出选取的课文要教师乐教,学生乐读。如果我们的课文学生都能读了一遍还想读第二遍,百读不厌,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这就是选文最大的成功。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觉得选文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时代性原则。

新时代必然孕育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教材需要与之呼应,注入现代人的思想和理念,体现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鄂教课标版的《青蛙卖泥塘》《小草的生命》《自立歌》《我很快乐》,人教课标版的《掌声》《从现在开始》等反映了编者倡导现代意识的价值取向,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现代人应有的生命观,价值观,尊重民主,自主自立等意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