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集体美术教育活动中进行评价,教师可采用以下策略:

1.在新理念倡导下,美术创作任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设置基本要求和提高性要求,使能力强的幼儿和能力弱的幼儿能在大致相当的时间内完成。

2.鼓励先完成的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或找出别人作品中值得学习的地方,然后在活动结束后的适当时候(不宜间隔太久)集中评价。对没有完成作品的幼儿,尽可能让他们充分想像和操作;对动作特别慢的幼儿要注意观察并分析其原因,适时给与适当的鼓励与帮助。同时也要请后来完成的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或找出他人作品的优点。

3.当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展示出来时,幼儿往往会兴奋地作自我评价,也会互相比较。这时,教师要留心观察、倾听,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例如用“惊奇”的态度问:“洋洋画的小羊为什么会长有一对翅膀呢?”“我想让小羊飞到太空去吃草!”一句话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引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教师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用赞赏的语气说:“哎呀!我发现明明的画颜色用得真热闹,我看了以后都想跳舞了!”“兰兰的画让我想起了大海。”“芳芳画的花真美呀,我好像都闻到花的香味了。”“今天涛涛画得真快!这样他就有时间欣赏小伙伴的画了。”

这样,从关注孩子的作品到关注孩子本身,做一个“旁观不袖手”的支持者和合作者,让孩子在鼓励、欣赏和期待的目光里专注地探究,大胆的想像,有效的评价。

4.在走廊的墙上设立美术作品展区,将欣赏与评价环节自然渗透在日常活动中。例如,自由活动时间可以恰当引导幼儿互相介绍作品,比较作品,讨论可以学习的地方,或在餐前、餐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去展示区欣赏、评价。在晨间、离园时,则可建议家长倾听幼儿的自我表述,倡导家长们以赞赏的方式参与评价。

打破旧的教育框架,建立开放的活动模式,把评价看作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相互交流的过程,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化与人性化。

5.设立多种奖项:色彩优美奖、布局合理奖、想象丰富奖、观察仔细奖、画面整洁奖等,引导幼儿为这些奖项设计标志性图案,并做成印章。评价时教师根据幼儿作品特点印上相应的标记,中大班幼儿可以尝试互评、互印。认可尚不成熟的作品,赏识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可以消除幼儿对美术表现的畏难情绪。

6.将每个幼儿的作品制作成“个人画册”,在期中或期末举办画展,让幼儿欣赏所有同伴的作品,和同伴共享成功的喜悦。幼儿观赏同伴的作品,有助于向同伴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帮助幼儿提升相关经验,提供与之适宜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

总之,在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行为的基础上,富于弹性的评价不仅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能保护他们学习艺术的兴趣。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