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感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理解数和运用数进行有效运算的能力,是自觉地运用数学的思考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数感是建立在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上,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以下是我校几位老师探讨的结果:

一、密切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数感。

如教师经常有意识的问同学:“大家观察我们周围,看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通过观察后,就会利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我们班45个同学”、“我班有前后两个门”、“现在9点了”“现在的温度为20摄氏度”“我从学校走回家要10分钟”“我做出租车花了8元钱”“我的学号是5”“我穿30号的鞋”…… 学生在切身地体会、感悟中了解数学与我们日常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数”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会在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并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数感也慢慢地建立起来了。此种教学方法对低年级孩子养成数感及为重要。另外,通过此种经常的对话不仅很快的使低年级孩子建立并形成“数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促进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在数概念教学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三、计算教学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日常生活中,口算与估算应用相当广泛,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并不需要给出确切的数值,只要估计出大约有多少,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口算能力和一定的估算技巧。比如,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我结合课后的习题,设计了一道题,即估一估书架上大约有多少本书?我上课之前把这道题写在幻灯片上,并配上图,上课时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学生一看屏幕上有这么多书,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有的估计大约有1000本 ,有的估计大约有800本,有的估计大约有2000本等等,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发言,有的还能说出估算的理由,即怎样算出来的,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了数感。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