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解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14课《安塞腰鼓》既是对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的语言,谱写了一首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表达的气势和感情,体会作者对安塞腰鼓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探究、品味文中的语言,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们粗犷、豪放的性格。

3、品味文中优美语句,了解本文语言形式特点。体会文中排比、反复、比喻修辞手法对于抒发感情、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文中有关后生及舞姿部分的描写。

2、难点:文章所使用的表达方法,第17自然段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实录:

(一)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教学情境

师:女士们先生们,今天为你们播放一则新闻。

(多媒体播放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式安塞腰鼓表演视频,共1分28秒。)

师:大家知道这段视频是什么时候拍的吗?

生:今年10月1日国庆的时候。

师:来自陕北安塞的腰鼓队参加了国庆60周年大阅兵,这是唯一一支来自京外的队伍,它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能够登上阅兵的大舞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天下第一鼓”之美誉的《安塞腰鼓》。(出示课题)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题。

生:安塞腰鼓。

师: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老师先带你们到一个地方走一走,那就是安塞腰鼓的发源地——黄土高原。(多媒体出示黄土高原风景图片)请同学们说说,你看了图片后有什么感受?

生1:那里很贫穷。

生2:那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生3:那是一个寸草不生的地方。

生4:那是一个不毛之地。

(教师板书重点词语)

师:同学们的词汇积累真丰富。就是在这么一个恶劣的环境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却产生了闻名中外的安塞腰鼓。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5——8自然段,看看安塞腰鼓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