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幼儿期当中,“5岁”是最受信赖的年龄。子女过了4岁阶段的父母,到此一时期都会松一口气,体会到“总算步一坦途”的成就感。与4岁儿那种好奇、反抗的阶段相比之下,5岁儿可说是充满和谐和统一性的阶段。

他们已经处在幼儿期的完成阶段。4岁儿不容易协调的人际关系,到了5岁已经懂得主动采取合作和关心的态度,因此在家中很受父母的喜爱;在外面也因能顺从年长孩子的指示、忍受年幼小孩的反抗,因而受到欢迎。

再者,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在母亲的视野范围内活动,令母亲很放心。

而在感情方面也趋于稳定,突发式的愤怒、悲伤、嫉妒等情形减少。他们已能认同在别人面前哭泣是一件丢人的事,所以当他们有因愤怒、畏惧而哭泣的情形时,大人应该了解他们的忍耐已达到极限,所以不要加以责备或窃笑。

5岁儿的手脚灵活而有平衡感,喜欢尽情地运动,也很专心,在学习某种技巧之前会毫不厌烦地反复练习。这种灵巧性,对生活习惯的培养很有帮助。如果以前接受过正确的生活指导,5岁儿大都可以处理自己身边的事,几乎不需要大人的协助了。

另一方面,对于家庭、社会秩序也产生遵守的心理,不论是在道德或礼节方面,都可以看到社会化的表现。

与想象力丰富的3、4岁儿相比之下,5岁幼儿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兴趣方面也会朝科学、合理、现实,具体方向发展,有时因好奇心的趋使,分解玩具、时钟、手电筒亦常有之。

大人在这个时候,有必要观察5岁儿全盘的生活与人格,以检讨是否已经没有任何的欠缺、是否做好入学的准备……,家庭教育到了这个阶段,可说是已跨出一大步了。

(1) 趋向成型的阶段

长期来亲子间努力培养的生活习惯,到了5岁就差不多已经成型了;但要孩子熟练地处理身边的事还得等一、两年的时间,也就是说,“5岁”是孩子奠定生活习惯的模型阶段。

“明白已经会做了,为何不太想做呢?”“动作老是慢吞吞的,实在看不惯。”这是很多大人不满的牢骚,但是对孩子的要求太多也是没道理的。

l 饮食

通常,5岁儿被认为不需要任何帮助就能顺利进食,但这必须大人有相当的忍耐和宽容,因为他们的动作很慢,无法配合家人的饮食步调,再加上拚命想加入家人的话题,有时就会因而忽略了饮食。换句话说,5岁儿虽已脱离4岁时的急躁性格,但还不能安静地进食;不过,食欲正常,能吃到最后已经是很大的进步,用餐结束时饭菜若剩下很多,或是面对难以下咽的食物时,母亲不妨偷偷地帮他

解决困难。

l 排泄

除了特殊状况的幼儿以外,通常孩子到了5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完全处理排泄的问题了;但是,在热衷游戏时,这种自觉往往会赶不及,就算看到厕所,也想草草结束。如果母亲不注意的话,孩子时常会未处理干净就穿上裤子,尤其是女孩子会因此而引起红肿、发炎的情形发生。

一些小孩有半夜上厕所的习惯,有些则无。习惯把孩子叫醒去上厕所的大人,如果不叫醒孩子就会觉得不安,其实偶尔尝试一次不叫他也无妨。有些孩子会自动起来上厕所,有些则上完之后会把大人叫醒来报告;虽然有些麻烦,大人也要给他回应,免得孩子不安而睡不着。

l 更衣

规矩的5岁幼儿会让大人觉得是在偷懒,大概就是在更衣的时候。“懒得要命,连穿衣服都不愿自己动手。”不少母亲会这样抱怨着。其实有此现象是因为他的动作还不能快速,而且不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事物上,所以显得心不在焉;这时候大人只要从旁给予一点刺激就能使他顺利地完成。“和妈妈比赛看谁穿得快?”“如果还有时间,顺便帮妈妈把牛奶拿来。”这些相信他们能力的说法,往往可以收到效果,此外替他们计时,他们也会觉得有趣而想做得快一些;当然,大人反过来求他们帮忙也是一种乐趣。

5岁儿除了背部与腋下的钮扣外,大都能自己穿衣服,但尚无法自己整理衣服。

l 清洁

洗脸、刷牙、梳头、洗澡等虽然都能自己做了,但是5岁儿最大的缺点是——一旦热衷于某件事就会忘了下一步的动作。例如有不少幼儿在洗澡时一直反复地洗其中的一只脚,因此在做这些事时,大人一定要在旁督导,不要任随他去。

在洗脸方面,这个年龄经常不注意,有时洗完脸还留有眼垢,大人应以幽默的口气叮咛他说:“照照镜子,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忘了洗呀?”

l 睡眠

如果要5岁儿乖乖地上床睡觉似乎还不太可能,有些孩子会要求母亲和他一起睡,有些则热衷于绘画或看电视而不肯回房间睡觉,就算好不容易把他们哄上床了,可能还会自言自语、唱歌、上厕所或是要求一点食物吃,反正很会磨菇就是了。

小孩若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形,通常是白天过于兴奋或察觉父母要离开他身边所造成的,这时候父亲或母亲最好暂时陪他睡一下,大约30分钟后,孩子便能安然入睡。

对这年龄的小孩有些是必须禁止的。首先是轻视别人的话,尤其是对身心残疾的人绝对不能讥笑他“白痴”,同时要告诉5岁儿对这种朋友更应付出爱心。此外,会令对方感到不愉快的话也要禁止小孩说,像

“我要掐死你!”“我要打死你!”等残忍的话,要让孩子了解它的意义,以免随便脱口而出。

孩子的话是具有行动性的,所以听起来也许觉得粗鲁,但这也算是孩子的天真,只要不犯大错,大人不用过分干涉;与其太在乎孩子的言语,不如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动向及行为。心理安定的孩子,总有一天会放弃不雅的话,或是一般人不喜欢听的话。

(2) 教孩子学会和平相处

幼儿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可爱之处;但是就“容易相处”这点而言,没有比5岁时更顺利了。如果将5岁儿暂时托付给他人,很多人会惊讶他的安静与善解人意,而赞美道:“这小孩真的懂事啊!”有些5岁儿还会主动与大人交往。由于5岁儿已能了解与大人交往的方式,大人要格外注意,另辜负了他们的信赖感。

l 母亲与幼儿的相处方法

对5岁儿而言,偶尔想起母亲就会有“想回家”的念头;到朋友家玩时,心中却不时惦记着“妈妈现在不知道在干嘛?”孩子这种纯真的依恋,母亲应尽量使其感到快慰。但不能寸步不离跟着他,否则会使他在各方面都无法成长。最好的办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呼唤他一下,使他的心理能够安定。

这种依赖心重的小孩,母亲不在可说是最大的打击,白天他能耐心地在家等待母亲,但母亲若到黄昏、甚至天黑还不回家,就会担心得手足无措了。“妈妈是大笨蛋!”“我最讨厌妈妈!”“妈妈去死算了!”这种不好的话,也许在这个时候就会说出了。

如果母亲有事外出,最好在天黑前打电话告诉他:“妈妈快回来了,你把灯打开来,再等一会儿好不好?”或者事先拜托邻居:“到5点的时候,请让我的孩子到你家玩。”不要让孩子有不安的经验,因为创伤是不容易抚平的。

这个阶段绝对避免让孩子变成钥匙儿,如果是职业妇女,一定要找个能代替自己的人,让幼儿随时有个依靠。

此外,在5岁儿童的心目中,母亲的形象是完美的,因此母亲的言行举止就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碰到不了解的事物也会寻求她的解释与意见,以母亲作为自己行动的模范。由于这个缘故,对孩子绝不要打马虎眼,当他做对一件事时,就肯定他的成绩并且说:“做得很好,以后就要这么做。”

如果对孩子要求过高,而忘记使孩子产生自信,这不但使他感到焦虑,甚至会因求好心切而精神紧张,如咬指甲、身体打哆嗦、眨眼睛等动作出现。

“不能当坏孩子,要做个好孩子。”如果5岁儿感受到这种过强的压力,时常会有“若是今天能重新过一次该多好!”“为什么我做到呢

?”的自责。母亲若察觉此现象,就该经常赞美他:“妈妈觉得你今天做得非常棒!”或“虽然有一点儿错,但其他的地方都表现得好极了!”

另一方面,为了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细心地给予指导,请他帮忙做家务、传话、买东西、照顾弟妹、收拾房间等等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一定会努力照着妈妈吩咐的事做,而当他们失败时也别责备他,让他多练习几次就好了!

父母与幼儿的相处方式

与母亲存在的地位相较之下,父亲的地位显然弱了许多。不过,父亲虽不会被幼儿强烈地喜爱,但也不会受到抗拒。因此,父亲不必寻求像母亲一般强烈情绪的联系,有时不同的交往方式反而有利。换句话说,母亲做不到的相处方式,由父亲来做反而受孩子的欢迎。像投球、翻筋斗、单杠、赛跑等需要一些技巧的运动,如果要和孩子一起比赛,由父亲来就更适合。

当孩子打架,玩了一身泥巴回来时,如果母亲斥责:“真不听话!”“脏死了!”父亲就别再火上加油,应该站在体谅的立场问他:“好不好玩?”然后给孩子一次机会教育说:“下次可别再做这些令人伤脑筋的事喽!”或者“比你小的朋友你应该保护他才对呀!”让他对社会性规范有所认识。在这一方面,5岁儿尽管很爱母亲却较听从父亲所说的话;也就是说,父亲应该把不同于母亲的男性见解,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灌输给他。

孩子在外面体验痛苦的经验时,通常会让父亲来分担,而不愿告诉喜欢感情用事的母亲。这时,父亲不妨在母亲忙碌时,把孩子带到一边做一对一的谈话。

“爸爸,我今天打架输了,因为那个人比我壮!”“爸爸,我今天迟到了,因为我在路上看见一条奇怪的狗而耽误了时间!”听到孩子做这样的报告时,父亲应该安慰孩子并提供智慧给他;千万不要长篇大论说一堆,因为孩子期待的是朋友式的忠告而不是父亲的教训。

另一方面,孩子在吹牛时,父亲不妨暂当听众不要笑他、更不要揶揄他,如果他的话太夸张得自以为是时,可以问他:“当时你的朋友都在做什么?他们有什么想法没有?”以便让孩子也考虑一下对方的立场。

同时,父亲也要经常把5岁儿听得懂的新闻,不断地提供给他。在家庭中,父亲所担任守护者的工作应从这段时期开始。

(3) 称赞才是好方法

有技巧的称赞往往较有技巧的责备来得难些,尤其是对5岁的孩子。他们通常将大人的话当成金科玉律,顺从的欲望相当强,所以父母的一句话,就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不能只图父母的方便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