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巧方面的创新

《溟山》中许多新的技法完全是与内容浑然一体的自然表现,"擦弦"、"止音"、"拍板"、"快速弹奏"等技法在乐曲中得到自然运用。

(一)擦弦

该技法是王中山先生为丰富和发展古筝的演奏技法,增强其表现力而创造的。即用义甲在琴弦上快速划过,发出"嚓嚓"的音响效果。

(二)止音

《溟山》中用的则是左手弹左手止音的方法。由于该段音乐在古筝低音区演奏,音色浑厚,余音充足,连续弹奏时容易出现音色浑浊杂乱的情况,所以作者实际演奏时在不影响节奏的情况下在低音区加上"止音"。

(三)拍板

乐曲在低音区以B为主音以手指前端拍打琴弦与琴板相结合。结合着多样式的节奏型,它不仅增强了舞蹈性的节奏感,而且明显地更为"人化",引起人们对于击节与歌舞结合的形象动作的联想。

(四)快速弹奏技法

乐曲巧妙运用外左手对"快速弹奏"技法的应用也使得左手的表现有了质的飞跃,能与右手并驾齐驱,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二。调式

溟山的调式本事是B羽调式,在76小节转入了降B宫调 81小节转回。

135小节有B羽转入B宫 157转回

调式的变化使得音乐的发展更佳具有动力。为乐曲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也使得音乐 不枯燥,从听觉上 给人不断的新鲜感。

这么多创新的技法加上乐曲本事对传统技法的传承和发展,加上乐曲用了的调式变化, 使得乐曲演奏的难度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怎样去练好溟山。我们首先要在不断练习得基础上对乐曲进行分析,从而分段练习,已得到最好的效果。

乐曲在技法 调式 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可以把乐曲分段练习。。根据主题的出现 可以把乐曲分成不同的段落练习。

浅析古筝作品《溟山》的音乐创作

一、引 言

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乐器,源于秦而盛于唐。①近几十年来,发展之快、流传之广,大超以往。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器乐艺术的发展,都需要优秀作品的带动和支撑。筝,在长期的民间自然的传承过程中,留下了一大批富有地方流派特色的佳作。例如:河南派的《陈杏元和番》、《打雁》,山东派的《碰八板》、《四段锦》,潮州派的《寒鸦戏水》、《柳青娘》,客家派的《出水莲》、《蕉窗夜雨》,浙江派的《云庆》、《高山流水》等等。这些我们现在称为"传统乐曲"的曲目,是民间自发性的、集体性的创作。

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筝界开始出现专业性的创作。娄树华于30年代编创的《渔舟唱晚》,赵玉斋于50年代编创的《庆丰年》等乐曲,不仅扩大了题材,而且对原有演奏技法、音乐语汇也有所拓展。筝曲的创作,自此也从民间的自发性、自娱性进入到专业的自觉性、娱他性的新阶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