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规范是时时刻刻存在的,而每一个规范事件都发生在特定活动的规范中,例如生活规范、学习规范还有游戏活动规范等,不同的活动背景具有相应的规范要求。每一个幼儿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幼儿接受的家庭教育、习惯培养也具有很大差异,管理者就不得不对这些具有不同生活习惯的幼儿提出一些共同的要求,包括盟洗、就餐、睡眠等方面,这些日常活动幼儿每天都会经历,但是由于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探究挑战,尽管他们对规范要求很明确,也会做出一些违背规范的事情。

其次,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都希望跟幼儿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气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会有一系列学习规范来督促幼儿。这些规范是保证幼儿顺利、有效完成启蒙阶段知识学习任务的要求。包括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话,不随便走动,回答问题先举手,其他幼儿回答时仔细倾听等。

最后,除了学习、生活活动之外,班级中还有教师组织的大量的集体游戏活动,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很难控制场面的活动,因为教师只有一双眼睛,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位幼儿的活动,为了能使这些活动都能有序地进行,就必须制定相应的规范,内容涉及室内、室外活动的场地、游戏活动的玩具材料等等。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幼儿在合理的规范下健康、快乐地生活呢?

1、平等对话,提高幼儿的认同,引起情感共鸣

在幼儿园班级规范应用中,不存在"特权"团体或个人,包括教师在内,必须以身作则,因为,在幼儿园班级中,教师不是凌驾于班级之上的,而是班级中特殊的一员。由于幼儿已有一定的思想,如果教师采用枯燥无味的纯规范教育,一般不会被所有幼儿接受,而且规范教育效果也不明显。规范教育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说教,老师要巧妙利用与孩子的平等对话,了解规范事件的真相。

例如在晨间接待时,有很多幼儿来园都没和老师打招呼,于是,老师利用晨间谈话,说:"请早上来园后跟老师打招呼的小朋友举手。"结果显示90%的幼儿都举手了。这时老师严肃地说:"真的有那么多小朋友都跟老师打招呼了?那我怎么看见很多小朋友一进班级没跟老师打招呼就直接玩桌面游戏了!"老师做了第二次调查:"请今天早上打招呼的小朋友再举一次手,看看谁既诚实又礼貌!"最后只有寥寥几只小手举起来了,这次老师微笑了一下:"为什么两次举手结果不一样呢?我要请几个小朋友来说一说,婷婷你今天跟老师打招呼了吗?"婷婷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老师继续问:"那为什么不跟老师打招呼呢?"婷婷轻轻地说:"我看见他们都在玩玩具了,我也跑过去跟他们一起玩了,就忘了打招呼了。"…… "虽然今天有很多小朋友没跟老师打招呼,但是还是比较诚实的,都告诉了老师没有打招呼的原因,老师希望你们都做个有礼貌、诚实的好孩子,尊敬师长,老师也会和小朋友一样,做个有礼貌的老师。"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