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理论培训,改变教育观念。进一步加强新课改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形成特色的教学模式。积极组织教师自主发展,向名家学习,向教育家要理论,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求实共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与理论水平。

2.鼓励学习实践,提供成长平台。突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教师,给年轻教师“架梯子,压担子,搭台子”,在外出学习、取经的机会上向优秀青年教师倾斜,使更多人尽快成长为区市级的课改带头人。同时发挥教师的群体作用,在学校、教研组层面,利用示范课、达标课的平台,开展上课、说课、评课、总结、反思系列活动,推动教师快速成长。

3.实施“师徒结对”,推动“名师工程”。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或师徒结对的方式,以学校教研活动为平台,通过名师、指导老师进行上课等指导,帮助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本年度将扎实推进“名师工程”建设,有效落实名师工程的各项权利和义务,让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共同合作,共同成长,推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科学管理,扎实抓好教学常规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省课程设置标准,开足开齐上好各类课程。认真落实有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项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教导处继续重视课程改革的研究,重点研究综合实践和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管理等。

2.抓好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教学行为。教研组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落实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制度,每月底,由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对任课教师备教批辅进行专项检查,同时根据检查的实际情况给任课教师适当的评价,及时讲评通报,并作为教师学期及年度考核的依据。下年级行政必须深入课堂,了解教师的教情和学情,并及时将评价情况反馈给教师,或根据听课反馈情况对其进行跟踪听课,督促其改进工作,增强教师的质量责任制意识。

3.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管理与引领。学校实行分线分块管理模式,分线即学校主要行政分别下到年级组,对本年级的日常管理、教学教研等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监督。分块即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教研员分别下到教研组组织、指导教研组活动的开展。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