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要学,是我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引入方法。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解决长颈鹿大叔分房子的问题,这是一个既富有童话故事色彩,又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学生从内心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趣,闪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解题策略,我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教材上的方法或教师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可以作为解题的一种思路介绍给学生,不否定学生自己的想法,在后面的学习中,在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时,再渗透策略优化的思想。创设了这样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让学生自由想像会飞来几只小鸟,要安排几间房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设置让学生进行“猜想计算”的活动,使学生感到计算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领悟到计算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起主动参与计算的兴趣和愿望。重视学生个性的想法和算法,教学中重要的是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而不是将统一的模式塞给学生。最后设置一个有余数的除法推理,更是将学生的思维推到**,鼓励不同的解题策略,切实了解不同学生的思维特点,恰到好处地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用” 数学是学数学的归宿,同时通过用数学又能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开放题的设计,围绕数学与实际生活问题的密切联系,在计算教学中起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作用。在这里,通过合作思考、动手摆队形的数学活动,有效地巩固了本节计算课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还适时地渗透了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品质。最后,将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需要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发表一些数学课以外的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数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