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幼儿绘画中的创造性表现力

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幼儿园----王艳

绘画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它能激发儿童无穷的想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起点。儿童绘画发展过程是抽象——象征——写实,教育必须以儿童的发展规律为依据。然而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不能不承认,我们是沿着反儿童绘画发展规律之路而行的,幼儿一入园就把孩子们置入“依样画葫芦”的写实樊篱,教师通常采用“老师示范讲解——幼儿模仿——教师评价”的形式向幼儿传授绘画技能技巧,导致了幼儿绘画思维单一,表现手法单调,而忽视了幼儿个性的发展,不仅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同时局限了幼儿创造力发展。传统的绘画教育已经变成呆滞文化,跟不上时代步伐。鉴于以上认识,为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促进幼儿绘画创造性表现力,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供创作的源泉。

绘画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幼儿对生活直接的体验是幼儿创作的源泉,是发挥想象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创造条件,要让幼儿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去观察、去体验。我利用散步、参观、春游、秋游,让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环境中的美。例,在“春天”活动中,我首先带幼儿到户外去观察花园、草坪,寻找春天的特征,然后利用春游,带幼儿到公园去观察春天的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让幼儿去放风筝、拍照、做游戏,让自然的美净化孩子的心灵。由于有了亲身的体验,幼儿在绘画时显得很自信、自如,画出了不同表现春天的画面。

在平时我注意引导幼儿多看、多听、多想,让幼儿增加多方面的知识,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巩固,对创造力的发展就愈有基础、愈能培养丰富的创造力。如在“看花灯”这一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上电脑、到图书馆去搜集资料、图片、照片,互相交流信息,组织幼儿观看家乡的民俗艺术表演的录像,制作道具让幼儿自由表演,并请家长在过新年、元宵节期间带幼儿去猜灯谜感受特定的环境气氛,感受传统文化所创造的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有了这些体验,孩子们画的看花灯等生动有趣、活灵活现,有的还用不同材料进行家庭制作。

二、应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幼儿自身的自主性。

绘画是幼儿将观察到的物象特征,通过自己的心智付诸画面,完成由“抽象的语言”到“形象的画面”的巨大转变。从教育角度来说,幼儿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自我表现。创造性自我表现的主轴是积极主动的表达欲望和求新求异的能动表现的动态结合。这需要不断的激活性启迪和引导性启发式指导。过去这个过程通常是由教师的范画和详尽的讲解示范来完成。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绘画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并为进行技法示范,只是更多地运用观察、记忆、想象、引导、鼓励、帮助等启发式手段,给幼儿的创造性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变“教师讲解”为“幼儿讨论”,变“教师示范”为“你来画画看”,为幼儿提供自我表达、独立思考、敢于尝试与创造的机会。让幼儿顺其自然地发展,使幼儿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画画,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画出心中的画。例如:“有趣的鞋印画”

活动中,我在绘画过程中不作示范,而是让幼儿自由玩一玩、看一看、说一说鞋印的外形像什么,丰富幼儿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再请幼儿讨论:“如果你是魔术师你会把鞋印变成什么?怎么变?”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异想天开;最后引导幼儿将鞋印通过添画或不同大小、方位的组合将想象的事物表现出来。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想象,画出的动物、植物、交通工具、人等形态各异、充满童趣、内容新颖。有的还创造性的利用鞋头对鞋头,鞋跟对鞋跟的对称方法组合成了漂亮的蝴蝶,有的利用空间组合在两个鞋印的凹陷处添画了蝴蝶的身体。新的绘画教育理念强调艺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给儿童创造一个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引导儿童在创造活动中感悟创新,从而使绘画活动转变成儿童内在精神的创造性显现。教师要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首先应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向自己已有的传统的教学观念挑战。

三、改变评价标准,尊重个别差异,接纳不同水平。

幼儿的作品在成人眼里微不足道,但却能真实地反映出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因此,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艺术创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式,幼儿绘画创作也不存在一种答案,他们观察和认识世界与成人不一样,他们表现在画面中的形、色、空间,有其独特的创造,每个幼儿根据个人的感受,也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规定怎么画对,怎么画不对,不符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如果简单、武断地用“正确”和“错误”来区分和评价,会使幼儿绘画不仅得不到正常发展,反而起了抑制和扼杀作用。大班幼儿尚处在绘画“主观图式期”,他们想在画中表现出自己观察和认识的结果,但受到表面能力的制约,常顾此失彼,画不达意,表现出自我意识与表达能力不协调的矛盾。因此,我们应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天真情感和良好愿望,学会用童心去理解幼儿作品的创意,以幼儿的眼光去看作品,采用鼓励式教学,多运用积极评价。有次在画“海螺”中,创创对我说王老师你的海螺中是黑色的灯都没开小鱼都进不去了,我要画成黄色亮堂堂的小鱼就能把海螺壳当成家了。虽然这黑色是我为了协调整副画的色彩而随意涂的,可听他这么一说似乎成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场景和时间线索,突然启发了我用色也是能丰富画面情节的。我肯定了他的想法这是他的绘画语言。其实每个幼儿受知识经验、个性、审美能力等差异的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内容,但个人爱好不同、想象不同、感受不同,画面效果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应允许不同评价尺度的存在,允许个性的发展,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评价的同时也是教师吸收养料,丰富教育经验的有利时机。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