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觉得好笑,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怎么联系在一起呢?但目下我们的语文教育却偏偏硬与“剥洋葱头”联在一起了。

还是先来看看“剥洋葱头”吧。一个洋葱头放在那里,谁都明白,谁都知道那是什么,但如果你偏偏要把它剥成一片一片的这样一层一层剥下去,倒头来却什么也没有,白白毁了一个洋葱头。当然,毁掉一个洋葱头不算什么,但现在我们的语文教育却也在“剥洋葱头”,这样一来,就不仅仅是毁掉一个洋葱头了,而是毁掉了我们的语文教育,毁掉了我们的下一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中国的语言文字有着它独有的特性,这就是它不仅仅是学习、工作的工具,它更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情感的载体。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深邃高远的思想,高洁朴直的气节,无不是通过这一载体来传达、实现的。但这一载体是一个整体,它具有很强的完整性,就像一个完整的“洋葱头”一样,任何剥离、支解都会削弱甚至毁掉这个“洋葱头”。

虽然我们现在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摈弃应试教育,但在现实的语文教育中,为了教好成绩(这在现在仍是衡量一所学校、一名教师好坏的最主要的标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仍在把这个“洋葱头”无情的剥离着,使原本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语文变得苍白无力、支离破碎。语文需要感知,语文的知识不是独立的、单个的,它是蕴含语文的在整体之中,这也是它与其他学科知识最大的不同所在。脱离了语文的整体性,便什么也没有了,就像我们把洋葱头剥成一片一片之后,什么也没有了一样。语文又如何去表情达意、传递信息呢?

其实,语言文字不仅是一种符号,它更蕴含了想象性和情感性等诸多因素,许多时候,它只能让人去感悟其美,其韵味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越解释说明,则约寡淡无味。“学生自读要流泪,教师一教就想睡”①,正是这种“剥洋葱头”式教学最好的写照。笔者致力初中语文教育二十余年,现在反而愈教愈迷糊了。听说初中语文教材要大改革,以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结果如何,不敢妄言。但现行的语文教学模式则非改不可,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的学生,用了九年的时间(指义务教育阶段而言,这还不算学前班

和呀呀学语在内),时间不算短了,但初中毕业后,有几个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呢?这就是当前语文教育的症结,也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一篇《误尽苍生是语文》,因起了轩然大波,但作为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平心而论,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不正是如此吗?当然,我们尽可以把一切都推到“应试教育”的身上,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应试教育”造成的,果真如此吗?其实,考试有什么错?考试没有错。既然要考试,那“应试”又有何错呢?没有!关键是我们怎样去考试,又怎样去“应试”。其它学科我们暂且不说,单就语文而言,不明确语文教育的性质,不知道什么是语文教育,那么“应试教育”与其它什么教育又有何区别呢?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