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的甲骨文作“”金文作“”。有的学者认为“工”字像斧头或铲状的工具之形,其下部是斧头的锋刃或铲刃,上部是供握持的柄。因此认为“工”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生产工具。

也有的学者认为“工”是古代工匠使用的一种工具。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工》中说:“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工即曲尺也。”“工”字到了小篆和楷书的形体,则由原来的斧头锋刃或铲刀变成了一条横线,其意义不变。

上述几种说法有其相同之处,均认为“工”是指古代的一种工具,由此引申为使用工具的人,即“工匠”,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工人”。如《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还有的学者根据“工”字的形体,提出了与前者大为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工”上下两横描写的是上下两根绳线或木板、玉石之类的东西,中间一竖是一条将上下之物贯穿起来的东西,由此认为“工”的本义为贯穿。又因为要在宝玉或金石上穿个孔是颇费心机的,必须有高度的技巧和功夫才能完成,所以“工”便含有精雕细刻之义。《说文解字?工部》:“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许慎认为,“工”是一种技术性很强且又十分细致、巧妙的工作,干起来必须按照一定的章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