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我们科组的讨论研究,我们认为:这一课例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语言实践课,该课例突出体现了情景教学、兴趣教学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它给我们的感觉是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

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①不是教书本,而是以书本教,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导入,学生兴趣浓,由学习课本的语言知识输入到延伸过程中的语言知识输出,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学会交际,学会做事情。例如:作简单的自我介绍:Hello, I’m… I’m from…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学会做事,这就是能力。

②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策略的渗透,情感的培养,真正朝着"学生发展"方向努力。

③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学习,积极评价,激发持续的学习热情,不断使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

二、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展开知识教学,从低到高进行能力培养。

这是一节对话课。教师能很好地把握对话课相互交流信息的特点,将教材内容恰当的加以延伸,教学设计基于课文,又超越课文。本课的主要句型是:Where are you from? Hello!I’m from…教学活动大体包含了song,free talk,chant,role-play and fun activities。从第一步歌曲热身开始,每一步都紧紧围绕教学要求,注意从低级到高级培养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和介绍新朋友的交际能力。

在第一步的歌曲热身和第二步的free talk中,教师就有意识地选择了“Hello”这首歌导入,通过头饰引出new friend“Amy”,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在第三步的chant中,教师通过复习“I have a…Me too.”以旧带新,为“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导入部分,教师利用“Amy”的面具和卡通动物头饰呈现句型,并操练。然后通过听录音呈现课文内容,并以“小组朗读”和“表演对话”的方式进行操练。接下来,教师深入到下一步的教学活动,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创设情境,通过让学生“个人演讲”、“小组介绍新朋友”到迎接“各国运动员”的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

三、开动脑筋,创设情境。

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任何应用语言的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在教学设计上,该教师善于利用和开发教材潜力,精心创设情境,其创造力得以体现;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例如:用“Amy”的头饰呈现新句型、用名人面具进行自我介绍和“奥运2008”情景模拟交际活动等,在具体的语境中训练学生,使语言训练不枯燥,并得以向正式有效的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本课始终贯彻了兴趣教学的原则,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如开始上课时的“song”、“chant”等,在活动中不但复习了语言,消除了紧张心理,又使新的教学内容得到渗透。教学中还多次运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个人演讲、小组介绍新朋友和情景模拟交际活动”等。课堂的开放性,不但是学生课桌的摆放打破了常规,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思想的开放性上面,甚至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情感教育方面,本课也有一定的创新,把它提升到国际化的高度上。

五、“以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标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本课中的“个人演讲”活动中,教师让学生自选名人面具进行自我介绍,体现了课程改革提倡的学生主体性和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在3人小组的对话表演和5人一组的趣味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体现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是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本课例在课后的上网查询活动中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选择性,这就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这种教学思想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总之,本课例不管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体现了语言实践课的特点,真正把英语上成语言实践课,而不是语言讲授课。

本课中值得探讨的地方:

经过我们科组的讨论归纳成一下几点:

1.重点“Where are you from?”是否得到体现?难点是否全部得到突破?

其实在句型“Where are you from?”呈现后,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操练。如:“Pair work”,可以让同桌之间相互询问。或者可以设置一个“survey”,调查一下班里的同学都来自什么省份、地区,而不仅仅局限于国家,让语言的学习更接近我们的生活。其次,对于难点“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教师在用“Amy”的头饰呈现该句子后可以用另外的头饰继续操练。而在板书中提及的“He’s/She’s from…”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被学生接受?其实本课中“he/she” 的出现对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跨步太大,不利于学生的了解,如果能用人名替换“He/She”, 则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如:Miss Chen is from Shuikou.

2.本课例中句型与课文的操练的量是否足够?操练形式是否过于单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机械操练是必须的。对于课文,该课例只提到听读录音和三人小组朗读,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师生、生生对话操练课文。在小学阶段,教师带读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发现,本课例大多的教学活动都是角色扮演,这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其实这里可以用前面我提到过的“pair work"和“survey"对句型进行操练。

3.这节课的设置是否完整?如Homework的设置?本课中,教师只设置了自主学习活动,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其实,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多层次化的作业。比如:听读课文;教会你的家长读我们学的课文;采访一下学校的老师,看看他们分别来自什么地方·

4.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否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如:在情景模拟交际活动”中,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学生来说,已经变得遥远,因此,如果我们把这个情景创设成2010年的上海世博,让学生们充当志愿者,去迎接各国的参观者,是否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