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宫外孕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等。所有的宫外孕一经确诊都应住院治疗,以利于随时观察,在宫外孕造成内出血较多时便于及时抢救。宫外孕常用治疗方法有剖腹手术、腹腔镜手术、非手术治疗、静脉化疗等。各种疗法疗效各异,各有利弊。一般来讲,宫外孕通常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宫外孕

宫外孕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用药物进行治疗,要在确诊为宫外孕的情况下采用药物的方式,致使孕囊枯萎,随后便排除体外。主要适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一般认为符合下列条件,可采用此法:

①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3cm。

②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

③无明显内出血。

④血HCG<2000U/L。

这种宫外孕治疗方式看起来很简单轻松,不需要手术便可以轻松的解除宫外孕的烦恼,因此宫外孕保守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宫外孕的保守治疗有时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万一药物没有杀死胚胎,就会使胚胎越长越大,就有可能会出现输卵管破裂大出血,甚至会发生危及宫外孕女性生命的可能。

2、手术治疗宫外孕

 保守性手术

目前宫外孕的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又有二种,一是切除患侧输卵管;一是保留患侧输卵管手术,即宫外孕保守治疗手术。保守性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

 腹腔镜治疗手术

目前比较先进的治疗宫外孕的就是腹腔镜技术,该手术俗称“钥匙孔”手术,仅需在腹壁上作1cm大小的3个穿刺孔,就可完成原需剖腹的手术。

温馨提醒:建议夫妻双方选择双方心情和身体状况俱佳的时机怀孕。如女性朋友暂不考虑做母亲,就需做好避孕措施。

宫外孕确诊的方法

异位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较困难,需采用辅助检查方能确诊。

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后,诊断多无困难。如有困难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阴道流血淋漓不断,腹痛加剧,盆腔包块增大以及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等,都有助于确诊。还可采用以下检查方法协助诊断:

1、hCG测定:尿或血hCG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至关重要。异位妊娠时,患者体内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连续测定血hCG,若倍增时间大于7日,异位妊娠的可能性较大;倍增时间小于1.4日,异位妊娠可能性极小。

2、孕酮测定:血清孕酮的测定对判断正常妊娠胚胎的发育情况有帮助。异位妊娠时,血清孕酮水平偏低,多数在10-25ng/ml之间。如果血清孕酮值>25ng/ml,异位妊娠几率小于1.5%;如果其值<5ng/ml,应考虑宫内妊娠流产或异位妊娠。

3、B超诊断:宫腔内未探及妊娠囊,若宫旁探及异常低回声区,且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可确诊异位妊娠。若宫旁探及混合回声区,子宫直肠窝有游离暗区,虽未见胚芽及胎心搏动,也应高度怀疑异位妊娠。

将血hCG测定与超声检查相配合,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帮助很大。当血hCG>2000IU/L、阴道超声未见宫内妊娠囊时,异位妊娠诊断基本成立。

4、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时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而且可以在确诊的同时行镜下手术治疗。但约有3%-4%的患者因妊娠囊过小而被©诊,也可能因为输卵管扩张和颜色改变而误诊为一位妊娠,应予以注意。

5、阴道后穹窿穿刺:适用于疑有腹腔内出血的患者。腹腔内出血最易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即使出血量不多,也能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血液。陈旧性异位妊娠时,可抽出小块或不凝固的陈旧血液。当无内出血、内出血量很少、血肿位置较高或直肠子宫陷凹有粘连时,可能抽不出血液,因此阴道后穹窿穿刺阴性不能排除输卵管妊娠。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早孕试纸是无法检测出宫外孕的。早孕试纸通过检测人体hCG含量来判断是否妊娠,但无法判断出受精卵着床位置和着床情况。当女性发生宫外孕时,早孕试纸检测会呈阳性,建议女性发现自己怀孕后尽早通过B超和血hCG来进一步确诊。

宫外孕后月经不调怎么办

宫外孕手术后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是可能淤血内阻导致的,一般经过适当的调养和休息,月经不调的症状会明显改善。如果宫外孕后月经颜色黯红,有血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助于清除术后积血以及改善盆腔粘连的情况。中药处方可包括丹参、当归、党参、玫瑰花、女贞子、广木香、赤芍、旱莲草、延胡、香附、红花、核桃仁等药物。

宫外孕后月经不调的患者可能会担心能否怀孕。事实上,宫外孕手术治疗后半年内宫内自然受孕达60%以上。所以,对于宫外孕治疗后,建议生育者恢复月经后应尽早计划怀孕。

宫外孕后月经量少怎么办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但每次月经的天数短于2-3天,月经量少于20毫升,仅需少量甚至可以不用月经垫,经血呈暗紫色或粉色。宫外孕后月经量少有可能属于术后内分泌情况未完全恢复。建议充分休息,注意少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同时定期到医院复查,并服用一些活血药物等调理身体。

调理方法:

1、建议服用乌鸡白凤丸、益母草膏调理一下,但不要滥用药物。

2、应注意保暖,忌寒凉刺激,防止寒邪侵袭。

3、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

4、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5、经期要注意饮食调理,经期及经前忌食生冷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经痛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