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大专业竹笛工作者与竹笛爱好者对中国竹笛进行的形制革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竹笛独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竹笛形制革新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方式:

(1)扩增中国竹笛的音孔。将传统普通六音孔形制竹笛改制为"七音孔笛"、"八音孔笛"、"九音孔笛"等,使演奏者便于演奏半音与转调,大大丰富了中国竹笛独奏艺术的表现力。实践证明,中国竹笛扩增音孔的形制革新方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3]。

(2)扩展中国竹笛的形制。将中国竹笛的形制向更大(长)与更小(短)发展。如,著名中国竹笛演奏家俞逊发先生于七十年代发明的"口笛":长度只有 10厘米,两端开孔,吹孔1个,指音孔3个,音域共一个八度余三个音,发音尖锐、响亮,穿透力极强。又如,著名中国竹笛演奏家蒋国基先生与竹笛制作家常敦明先生发明的"巨笛":长度为10余尺(3.15米),最低音是G, 每个音孔均能吹出一个八度,需要3人共同演奏。中国竹笛扩展形制的革新方式,开拓、发展了中国竹笛乐器的新品种,推进了中国竹笛独奏艺术进一步的发展。

(3)增加机械装置。在中国竹笛的音孔上安装机械装置,使演奏者便于演奏十二平均律半音音阶与各种转调等。如,南京艺术学院蔡敬民教授于20世纪70 年代发明的"新竹笛"[4]:借鉴西洋长笛的机械装置系统,将"新竹笛"的音域扩充为三个八度以上,既解决了演奏者演奏十二平均律音乐作品困难等问题,又保留了中国竹笛的演奏技巧与音色特征,使中国竹笛独奏艺术的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又如,中国竹笛大师赵松庭先生于六十年代发明的"排笛":将3支竹笛捆扎在一起,丰富了竹笛的调性变化,增强了演奏者在独奏过程中的音乐表现力。

3.中国竹笛独奏作品的发展

20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竹笛独奏艺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竹笛独奏作品也进入了创作繁荣的时期,一大批改编、创作的优秀中国竹笛独奏作品不断涌现,并形成了不同创作风格、不同创作手法的鲜明特征。

(1)以"创编"为主体产生的传统中国竹笛独奏作品的创作特征

所谓以"创编"为主体产生的传统中国竹笛独奏作品,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为素材进行创编为主体所产生的中国竹笛独奏作品。这类作品的创编者大多是南北两大竹笛流派的代表人物,即第一代中国竹笛演奏家,如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陆春龄、王铁锤等。他们创编的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大多反映当时火热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之情。这类独奏作品主要代表作有《喜相逢》《五梆子》《荫中鸟》《姑苏行》《三五七》《早晨》《小放牛》《鹧鸪飞》和《赶路》等[2];其作品大多数以变奏曲式、单二、单三段曲式为主;调式以民族五声调式为基础(加清角或变宫);作品的风格充满浓郁的民族、民间乡土音乐气息和地方民间音调。此外,南北不同竹笛独奏作品的演奏风格差异极为鲜明。但也有极少数作品融入了南北竹笛演奏技巧的使用,如赵松庭的《早晨》《三五七》等作品,运用了北方竹笛演奏技巧"垛音"、"历音"等。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