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要看电视了,吃饭吧”

吃了一口~

“宝宝,乖,再吃完一口就不吃了”

……再吃了一口~

“宝宝乖,再多吃几口这碗饭就吃完了哦”

…………

上面这个小场景虽然看起来有点好笑,但事实上确实是许多家庭的缩影。中国式的家长总是认为“吃得饱,穿得暖”就是人生大事,所以拼命给孩子吃到撑。这种行为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度喂养」。

一、什么是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指的是宝宝摄入的能量与营养素远远超过机体所需,从而出现以消化不良为主的综合征。婴儿时期可表现为:

1、体重不增加或减轻;

2、呕吐,吐奶时用拍嗝也不能缓解;

3、水样便,腹泻时常有泡沫,并且为绿色。

而造成过度喂养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家长认为宝宝应该进食这么多的食物,会促使宝宝尽量多吃。

二、过度喂养又有什么危害?

许多家长认为,过度喂养没有什么危害性,最多也就是个消化不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1、易导致脑疲劳:为了消化过多的食物,孩子的消化道会进行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绝大部分用于消化道。而脑细胞却会因此而暂时缺血,脑供血越少,对大脑的危害性就越大。

2、导致过食性腹泻:由于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导致胃肠道的功能紊乱。这时有可能出现过食性腹泻,这种类型的患儿应在限制饮食的同时,还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消食片,以帮助其消化。

3、增加儿童肥胖的风险:曾有研究表明,儿时造成的过量饮食习惯可以抑制持续到未来的成人阶段。并且在婴幼儿时期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还会刺激胰岛素生长,使得内分泌造成紊乱,容易形成肥胖的体型。

三、如何防止过度喂养?

1、婴儿期应提高母乳的喂养次数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提早独立或是各种原因,总是会过早给孩子添加断奶食品。而提高婴幼儿的母乳喂养次数,让宝宝食用辅食的时间推迟,有助于减少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概率。

2、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1)婴儿时期

在前六个月的时间里,母乳即可满足宝宝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每天应少食多餐,若是体重达不到标准时,应适当增加喂奶次数。

在6-12个月内,除母乳喂养外,还可适当增加非乳类的食品。像是婴儿营养米粉、菜泥、果泥等食物,后期还可以转为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2)儿童时期

①少吃零食:家长应限制孩子摄入零食的量,并且不宜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到。

②规律的进食时间:每天的一日三餐均应在固定的时间,饭前不宜让孩子过多饮食。即便需要加餐饮食,也应该定点。

③饮食量由孩子决定: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可以控制自己的食量,不需要家长过多催促。若是他这餐饭食用不足,在下次饭点将会提高进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