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欲望的囚徒

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结构的变迁,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与再分配,从而使我国不同收入层的分化加剧。"恐贫症"不仅是贫困居民的巨大压力,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了社会性心病,所以人成了欲望的囚徒。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的潜在欲望获得了"合法化"的地位,个人的欲望不断的夸大,于是社会结构和心理的失衡便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和健全,可以减少由社会分配不公造成的矛盾激化的犯罪行为,由于社会保障是作为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的一种保障,至少能够消除和减少那些为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发生的犯罪行为。"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论是否适用于社会进化?我们将要怎样来保护弱势群体?这些严重的问题都亟待探讨、回答。

(三)同辈交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辈交往本来是同一个年龄段的人在一起的人际关系的来往问题等等。不过想在由于社会对青少年群体的独特关注,通常同辈交往专指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的交往。这种交往就是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在动态上主要表现为信息沟通和物质交换;然而在静态上却是反映为人际关系,即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青少年时期的个性非常敏锐不成熟,所以往往他们的情绪或很强烈,非常容易走极端,导致一些少年为获得"自尊"而攀比,为"行侠"而入魔,为"仗义"而铤而走险,导致犯罪现象的发生。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可乘之机

在一些大城市中随着人口流动和信息流量的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在提速,同时,这也给一些犯罪分子的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一些人们将犯罪现象视作"现代化的副产品"。"有钱就有一切"这句话将成为乐行动纲领,什么都不信什么都敢做,最终就致陷入了急功近利和采取不择手段、道德沦丧、理智毁灭的境地。

(五)终极关怀的缺失

青少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解冻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同时带来了价值判断的多元与生活方式的个性化,终极关怀不得不让位于"及时行乐"的唱词。各种价值观并存所造成的混乱,让正处于人生的弱脆期和敏感期的青少年无所适从。